其次,我为什么不是西隐呢?
你们应该理解,西秦一向文化不发达,地理生僻,生活环境不熟悉,且文化习俗有异,无相应的写书、交流条件。再就是举家过周、晋而迁秦的路线复杂,路途遥远、危险,一家老小是经不起这趟拖累的。
其三,入楚之利:一是楚国山川湖泊多,疆域大,开垦条件较好。此时吴人已退,南方腹地战乱相对较少,基本为楚之一统天下;二是楚国国力逐渐恢复,并开展大规模反击报复晋、吴邦国颠覆楚国的行动,相对安定有保障些;三是我老聃一直生在陈、楚边境,于楚文化及生活习俗相对接近或容易交流些;四是曾随王子朝及所管周之典籍出奔,无论这批典籍是全部在楚或部分被匿藏,就我与王子朝、与楚国的关系而言,以及与过去所掌典籍的感情来说,也倾向入楚。
你们后来也从考古中看到,我著述的早期版本总在楚国发现,就可推知我迁隐的大致方向,而且从我著述的语言文字具有南方文化风格看,亦可推断本人及所著的读者群应在南方楚地。
表面上看来,我是因王室内乱,家族祸端而逃,而深刻原因还在于我的思想观念使然。面对战乱不止的故国与世道,只有远离争霸血火与人事的纷扰,才能找到家族的安定,人生的安慰和平衡。
可以说&ldo;无为无不为&rdo;之意识已潜伏于心,&ldo;走&rdo;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向何处去?作为常人的我来说,若按传言的‐‐西去入秦或&ldo;化胡&rdo;成仙确为下下策,你们从我前述的故事中,已熟悉我处世与为人之道,即我老聃的思想怎会导致我抛弃家人而走向极端或虚无呢?
只有面对现实,顺其自然而南下才是上上之策啊!
第廿四章终于南下77经至何关
关于我过何&ldo;关&rdo;?
按照传统的说法及现代研究,我至少有&ldo;三关&rdo;可过或引人追寻:
一是过&ldo;函谷关&rdo;,这已被有些学者考证为伪论。我后来也看到过有关函谷关的资料: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现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ldo;长安古道&rdo;,紧靠黄河岸边,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ldo;函谷关&rdo;。
但后史表明,函谷关为战国秦置,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而我生于春秋时代,其过函谷关并作《道德经》之说,只是人们的传言或猜测,这一点已为不少学者所否认。而且司马君在《史记》中仅言我老子&ldo;至关&rdo;,并非一定指函谷关呀!
二是过&ldo;大散关&rdo;,这更不可能。大散关亦称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由于我过函谷关已被证伪,便有人说我老子过的是大散关。但这个散关位于秦西,就更显虚无缥缈了,除非我真的是想&ldo;化胡&rdo;成仙,而不是隐留秦国避乱。
三就是&ldo;楚边关&rdo;,即我真实的过关之地。目前有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我迁隐的方向应为南而不是西,这不仅是主客因素所驱使,而且也有遗迹隐踪可寻‐‐
遗迹就是原(古)本《道德经》一直在南方楚地陆续被发现,别说目前已知最早的我之著述版本‐‐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ldo;甲&rdo;、&ldo;乙&rdo;、&ldo;丙&rdo;以及《太一生水&rdo;就是在南方发现的,就是次早本帛书《道德经》也是在原楚地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再说我之隐踪就是&ldo;老莱子&rdo;这个来历不明的所谓&ldo;千古隐士&rdo;具有与&ldo;老子&rdo;多种&ldo;同一&rdo;信息出现在&ldo;荆楚之门&rdo;的蒙山脚下。
当然,在此还要阐释另一些悬疑,如有人认为我老聃是千古智者与隐士,绝不会隐居在离楚都不远的险恶之地。
前面已述,楚国对我老聃家族不仅不构成任何政治威胁,还有一定的渊源或&ldo;亲和力&rdo;,否则曾作为我老聃&ldo;君主&rdo;的王子朝,就不会把大量象征周天子权威的历史典籍带到楚国了,而且我老聃曾作为朝天王属下的&ldo;守藏室史&rdo;曾护送典籍入楚,对楚国国脉有深切的感知。
如果说隐士一定要在深山老林或无人之地里修道,那是后人的想象。
我并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可能被现实环境所限制。既然我老聃是避乱而去,就不可能事先设想具体的目的地,而是哪里安全就往哪里走,能走到哪里就到哪里。
何况史传我老莱子之遗事中,还有双亲要奉养呢!
我必须到达一个路径简捷易行、相对安宁,能耕有所食的丰润之地,而不是穷山恶水乃至荒漠。
至于隐士能不能藏于近都之地,也不能作书生之想。
古有&ldo;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山&rdo;之说,我老聃隐居在那于山于市于朝都相近的蒙山之脚,正是后人所谓的&ldo;大智若愚&rdo;所在。
或许有人还会问,我老聃隐时已年届七十,还能远奔或奉养双亲吗,老莱子&ldo;斑衣娱亲&rdo;故事,也不过是人们追求至孝的传说而已。
回答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而不是凭想当然。
你们看,据孔子生平记载,我老聃与孔子同时且略大于他,那大不一定是非要大过二十余岁。大五至十岁也是大,也是资历老于孔子。那么按我老聃隐身上限应是公元前500年,即在庄老弟所记&ldo;孔子行年五十有一&rdo;而第二次&ldo;南之沛&rdo;见&ldo;老聃&rdo;之后,此时我才60岁左右,怎不可能迁行并带有七、八十岁的父母双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