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互联网经济学博士 > 4 2 互联网作为博士生学习平台(第1页)

4 2 互联网作为博士生学习平台(第1页)

博士生的现实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相互补充,相互影响,虚拟空间是现实环境的延伸,现实环境是虚拟环境的基础。www.Pinwenba.com虚拟学习平台由于媒体具备记录、储存、检索与再现等功能以及标本、模型、模拟器等使用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出现各种模象,学习者不必都要去现场作实地观察,这样便大大节省了时间、费用与精力。虚拟学习平台是人工设计制作出来的,但是缺乏情感是虚拟学习平台的一个无法弥补的缺陷,其次学习者缺乏足够的选择性,学习自由度较小,再说人工制作的媒体内容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能随时改变,无法照顾到个人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平台,已经对博士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互联网可以作为拓展学科学习的平台、作为科学试验的平台、作为跟踪学术前沿的平台和沟通表达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都不是单纯依靠某个学科,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同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科之间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界限,形成新的学科。博士生的培养需要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科研需求,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来开展研究,互联网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拓展学科知识的平台。

博士生由于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要拓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一类是专业转换,进入到新的研究领域,必须弥补新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如D118);一类是要深入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要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D208是一个代表。

D118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是企业管理,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则是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他谈道:

对专业转换感到痛苦,专业转换必然带来知识的壁垒。但让我庆幸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跨学科学习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其实对管理学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由于从事管理工作就报考了企业管理专业。入学后才发现,理论和实践距离还是很大的。单纯通过读书,有时候读不进去,后来在互联网上发现了很多管理学课件,让我一下就提起了兴趣,克服了读书的枯燥,从而逐渐进入状态。现在又在攻读法学博士,虽然兴趣所在,但是平时工作压力很大,读书的时候总是静不下心来,但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经典的案例,在剖析这些案例的过程中,书读得畅快多了。

D118的学习是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必须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而博士生在开展科研工作中同样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D208就是这样的代表。

我现在做的是利用光学测量分子质量。但是我从本科开始到博士研究生一直都是专攻物理学科,缺乏生物学背景成了我课题研究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除了专程跑到各大高校生物医学学院咨询相关问题,更多的则是通过互联网学习生物学相关的知识,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跨学科学习的平台,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相信可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通过潜心的钻研,得到了美国物理协会(APhysicalSociety:APS)的认可,在2011年报道了其开创性的工作。

4。2。2互联网作为博士生科学试验的平台

博士生特别是工科类博士生从事的课题或项目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来进行。但是一般来说,实验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有些科研单位根本没有办法提供高品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但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或使用“虚拟实验室”(VirtualLab)可以实现博士生的科学实验。

虚拟实验室的概念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威廉·沃尔夫教授(WilliamWolf)于1989年首先提出的,他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环境,致力于构筑一个综合不同工具和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的集成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用户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世界上分布的各种数据、信息、仪器设备及人力资源等。国外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组建了远程虚拟实验室,如德国的汉诺威大学(UniversityofHannover)建立了虚拟自动化工作平台,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ofPadova)建立了远程虚拟教育实验室,新加坡的国立大学(th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开发了远程示波器实验和压力容器实验。世界上第一个在线心理实验室(http:www。psych。purdue。edu)于1997年在美国的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建立。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根据需求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如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共同建设的网络虚拟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的网上虚拟土壤作物系统实验室,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建立的虚拟化学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浙江省病理质控中心合作开设的“虚拟免疫组化实验室”等。

D210曾经利用虚拟实验室的远程模式来处理试验数据,她是这样回忆的:

我是学习微生物专业的。记得一次试验数据完成后,按照原有设计方案始终没有办法处理,非常着急,简直要“抓狂”了。后来在导师的帮助下,联系了国外的实验平台,通过远程形式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快速对数据进行了成功的处理。这一过程令我永生难忘,没有互联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完成。在谈到虚拟实验的时,她非常理性地提出:

利用虚拟实验室来处理数据没有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是远程实验就要慎重考虑了,场景不一样,感觉上和真实的实验不一样,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虚拟实验室为博士生学习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基础,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周期相对较短等优势,有助于博士生探索学科前沿,提升学术水平。如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遗传学教师就会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果蝇的“饲养”。利用软件按照科学的精确模型,学生将数据进行汇总并分析结果。通过技术节省了试验的时间和扩大了参与的人数。但有学者认为,不是所有学科的实验或者任何内容的实验都适合采用虚拟实验。另外,虚拟实验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考虑学科性质和内容外,还要根据实验的类型和特点来决定是否选用虚拟实验;同时,虚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只是真实实验的补充、完善和扩展。

4。2。3互联网作为博士生跟踪学术前沿的平台

博士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选题至关重要。选题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又要具有创新性。在互联网时代,把互联网与本学科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形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同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识。以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9992009年11年间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来看,互联网已经在博士学位论文中频繁出现,每年有4%左右的博士学位论文将“互联网”作为关键词。利用互联网平台,博士生开始了他们的学术跟踪研究。

博士生D213是做“医疗电子中的视觉假体”研究。她这样看待自己的研究:

我们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研究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就开始了视觉假体研究,因此必须跟踪国外的相关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找到启发和思考。目前的资料在互联网都可以找到,比如研究进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科研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D203也认可互联网在跟踪学术前沿方面的作用:

互联网扩大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没有网络,学习和研究就会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现在肯定没有办法离开互联网,特别是了解国外的专业学术信息动态,通过他们网站的资讯就可以知道他们科研进展的最新信息。

除了直接跟踪学术研究的前沿之外,通过互联网也可以锁定本学科、领域科研开展的热点问题。

D103是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博士生,主攻方向是教育技术学,她阐述了利用互联网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确定科研选题上起到了参考作用。

我曾经在微软的学术网站(http:academic。research。putereducation”主题进行了搜索,发现此网站设计比较不错,可以对论文引用进行排名、作者的排名、文章列表和期刊列表等。通过该网站可以知道:近五年根据论文发表的情况对期刊进行排名,第一名的期刊是Computers&Education,该期刊中引用次数最多(63次)的一篇文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ObstaclestotheintegrationofICTineducation:resultsfromaworlideeducationalassessment。”其次是一篇关于协作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文章。根据以上查询,就可以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热点、发表文章的杂志、领域内主要研究人物,对进一步跟踪有很好的效果。

无论是直接跟踪某个确定领域的学术前沿,还是跟踪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互联网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互联网认可度的提升,互联网作为跟踪学术前沿平台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4。2。4互联网作为博士生沟通表达的平台

博士生作为现实中的人,必然会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现实的交流沟通等方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特别是论坛等形式,解决困难、舒缓情绪、克服压力等。

首先,互联网是博士生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博士生开展科研所产生的成果之一就是发表学术论文,但从论文构思、写作,到投稿、修改和录用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中断甚至导致论文发表失败。同时,每个环节的完成,也都会让博士生有一定的思考和总结,可以作为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或者反思。互联网就成为博士生发布类似进展的平台,如人大经济论坛()是一个创立于200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论坛,特别在经济、管理、金融、统计、在线教育和咨询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访问人员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等,论坛由一群充满热情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教师管理。博士生“Wendyeye”在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认为从论坛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因此他在论坛上写道:

我也算是论坛老人了,硕士、博士都是国内读的。2006年就开始在论坛一直潜水。从考研到读博,从发“经济学季刊”到和导师合作发英文TOP期刊“e”(SSCI期刊,Business类影响因子前3),论坛给了我大量宝贵的信息,我的英文书基本上都是从论坛上下载的。借发论文的机会,总结一下经验,回馈一下论坛。

其次,互联网是博士生问题承载的平台。虚拟性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同时也是具有魅力和巨大能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的匿名特征与网络的无中心化、交互性、载体的复杂性等特点一起,使言论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并极大地促进了言论自由的价值发挥。在互联网上表述科研、学习中的问题,论坛中的其他“高手”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答,即使答案不准确或者没有人能够答复,但是只要有人呼应,就会对博士生产生一定的安慰作用。比如小木虫网站(http:ebbs)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之一。该网站是一个独立、纯学术、非经营性的免费个人论坛,一直致力于打造国内学术前沿站点,倡导学术的交流与共享,是一个专业性学术科研交流合法论坛。目前拥有会员100万人,日访问量近200万流量,其会员主要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博硕士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已成为聚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资源、经验交流平台。

访谈中,D212表示自己经常关注小木虫论坛的动态,从中获益匪浅,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博士生,有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

我经常关注小木虫论坛,(那里)有很多的资源和互动,高手很多,针对博士生、硕士生及学者等,碰到问题就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及时请教,会很快获得答案或者为自己研究启发思路。

D210是生物信息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经常光顾网上的学术论坛,并且感觉在论坛上获益匪浅:

我经常到论坛上去“潜水”(注:观看帖子)或“灌水”(注:发布帖子),关注的论坛有小木虫、诺贝尔学术论坛等,我在这些论坛还是小有名气的。论坛上资源丰富,高手很多,人气很足,互动比较频繁,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答复。

再次,互联网是博士生情绪舒缓的平台。博士生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会经常碰到实验失败、文献缺乏、论文发表困难乃至师生关系不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容易引起焦虑、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顺利进行。互联网上的论坛、博客等,在客观上就承担起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缓冲阀、调节器的作用。

在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sjtu。edu。cn)论坛上,有一个专门的讨论区“博士生”,博士生可以在这里相对自由“灌水”,发布自己的感慨、牢骚和无奈。如一篇“读博士必须经历的五难心路历程”(考虑到个人隐私问题,省略了网友名称及其发布时间)的帖子,阐述了自己读博士期间的苦闷、彷徨和犹豫等过程,得到了论坛其他博士生的回应,有同情的,有反对的,也有提出中肯建议的,如网友Catdogwu在回帖中建议:

发牢骚的帖子当然必不可少,通过网络发泄掉不满的情绪,又有网友的鼓励,对各位XDXM(注:“学弟学妹”首字母大写)们身体很有好处。但是,我们应该多多交流写文章的体会,查资料的技巧,国内外研究比较借鉴,各种有用资源的交流等,一切以实用为主,要不然交流了半天只是增加了郁闷,于事无补。

看到大家的反馈,发帖者也反思了自己:

生活总是真实的,博士生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牢骚发完后,自己感觉好多了,努力前行中,谢谢大家的鼓励和建议,祝愿大家都早日毕业。

类似于这样标题的帖子还有很多,对于缓解博士生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