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之所以要把《昭慧周后诔》独自列出,我是怕我一个讲述者破坏了李煜对娥皇的诉说。
《昭慧周后诔》全文过千字,大多四字一言,类似诗经,遣词造句很多也从诗经中化用,字字出自肺腑,令读者难以自持。
李煜作完此诔,落款为&ldo;鳏夫煜&rdo;。
李煜除去为周后写了这篇祭文外,还不顾娥皇请薄葬的要求,诏令为娥皇举行厚葬。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葬昭慧后葬于懿陵。
娥皇乾德二年十一月病逝,正月正式下葬,时间之长,也证明李煜是悉心安排娥皇的丧葬的。
他是舍不得娥皇走的,他希望娥皇棺木伴于他身侧,他不想她长眠于地下,黄泉路苦寒!
李煜除却作《昭慧周后诔》,又作《挽词》两首: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锁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睹物思人,李煜见着乐师手持琵琶,心里有浮起娥皇盈盈弹唱琵琶的影子,他心绪浮动,微一叹息,空留琵琶,伊人已逝。
&ldo;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rdo;余香袅袅,究竟谁识得此间滋味?
冬来雨雪霏霏,玉梅飘香;春来百花争艳,落红纷飞;夏来芙蓉初绽,柳烟凄迷;秋来霜寒草落,水波不兴。
冬来他吟墨梅,念的思的还是她,&ldo;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娥眉却不全。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rdo;
&ldo;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香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rdo;
一曲《采桑子》,李煜自语,&ldo;你若怜我,不该行的这般早。&rdo;
李煜纵目远眺‐‐花谢花飞,红英漫天,你的影子也在天空中飘逝,独留我一人浮沉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