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和燕兵举枪挥刀,马步混战一起。双方大战百余合,死伤惨重。朱棣所骑马多中流矢,换马就换了三次。他身边所带箭矢,也she光了三筒。
最后,这位燕王只能提剑奋击,最后拼得剑刃残缺,所骑马又被河堤绊倒,差点被明将瞿能一枪刺死。惶急之下,朱棣奔逃到堤岸高处,挥鞭向堤下招唤,佯装下面有自己的埋伏人马。
李景隆远远望见,怕遭埋伏,忙发号明军退后。
朱棣换乘新马,又率兵转身冲入阵内击杀。
明将平安武艺高强,在阵中往来驰突,专捡燕将砍杀。不久,平安即斩燕将陈亨于阵,又砍断燕将徐忠的几个手指。
朱高煦见事急,忙率精骑数千冲入阵中,与明军团团相杀,交缠在一起。
此时,朱棣本人已经疲劳至极,只是凭着意志力坚持不下。
战至正午,明将瞿能率守兵重新冲阵,口中大呼&ldo;灭燕&rdo;,斩杀燕兵数百。
关键时刻,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明军中最显眼的帅旗忽然被吹折,古人迷信,南军相视色动,许多人心中不由得惊惶失措。朱棣见状,率骑兵从侧翼突入明军阵中,驰击砍杀,与朱高煦合兵,混乱中竟把已经战至力竭的瞿能父子皆斩杀于阵。明将平安与朱能交阵,也被打败,兜马回走。
于是,明军列阵大崩,奔走逃跑之声如雷。
燕军乘风纵火,烧毁明军营垒。
见大势已去,李景隆等人各自逃命,明军被杀及掉入河中淹死的有十多万人。
燕军一直追到旧战场月样桥,明军被杀被淹死数万人,横尸百余里。
各路明军悉溃,只有魏国公徐辉祖一军独全。
李景隆跑到德州还未喘过气,燕兵已经追至,于是他又跑往济南。德州终于落入燕军手中。
幸亏坚守济南的是建文帝忠臣铁铉,燕军兵锋才戛然而止。
铁铉本来是山东参政,负责催督军饷为李景隆军队做后勤保障工作。听闻明军大溃败消息,铁铉收集溃亡明兵,死守济南,任凭十余万刚刚得胜的燕兵轮番冲锋,巍然不动。
建文帝闻讯,马上升铁铉为山东布政司使,并招还败军之帅李景隆。接着,下诏以盛庸为大将军,陈晖为副。
李景隆两次大战,丧明军百万,由于他是与朱明皇族有至亲关系的贵臣,建文帝竟&ldo;赦而不诛&rdo;。
保荐人黄子澄又悔又急,痛哭上谏:&ldo;李景隆出师观望,心怀二意,如果不杀他,何以谢宗社,励将士!&rdo;副都御史练子宁也在朝会上抓住李景隆,历数其罪,恳请建文帝诛杀这位三心二意、战意不坚的老花花公子。
但毕竟是自己表哥,建文帝皆未应允。
大战之四‐‐东昌之役
燕王朱棣十几万大军,包围济南城三月有余,连攻不下。诸策失效之后,燕军便堵堰城外各条溪涧及河流水源,准备积水灌城。
济南城内守军、人民大惧。
铁铉镇定自若,说:&ldo;别害怕,我有计破贼,不出三日,贼兵必遁!&rdo;
铁铉安排&ldo;诈降计&rdo;。他派壮士安装大铁板在城门圆拱上端,又让守城士卒大哭哀嚎&ldo;济南城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