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好‐‐‐&rdo;大家一起相应道,随后大家一起喝干。
在赵鞅的提议下,一家人吃的是其乐融融,有说有笑,屋子里充满了欢笑之声。
长公子赵伯鲁道:&ldo;诸位,我看赵氏这次能够脱险全仰仗父亲的英明领导,临危不乱,我敬父亲一樽。&rdo;
众人听罢一起道:&ldo;我们一起敬赵大人一樽。&rdo;
&ldo;好好好,一起喝。&rdo;既然孩子能够主动向自己敬酒,以往的恩怨就这样一起过去了。
&ldo;好‐‐‐&rdo;赵鞅也不推辞,&ldo;大家一起喝。&rdo;说完赵鞅一口喝下,大家也跟着喝完。
随后,赵鞅长叹一声,&ldo;说实在的这次脱险除了我们自己努力之外,还多亏了韩魏智三家的鼎力帮助才得以成功,天下事最难的莫过于人情了,这次欠下三家各位大人这么大的人情,无以回报啊!&rdo;
赵鞅虽是感叹,但是聪明的董安于却听出了不同的味道:&ldo;难道主公是遇到什么难事了,不妨说出来听听。&rdo;
赵鞅望了一眼在座说道:&ldo;你们有所不知,上次韩大人请我去他府上喝酒时提及,就在我们被困晋阳的时候,执政智大人曾与韩魏两家商议过晋阳之战后晋国的六卿制度,他打算用范皋夷和梁婴父接替范吉射与中行寅来担当以后六卿的位置,我听了也甚是为难啊!&rdo;
赵鞅话落,众人都感到有些意外,必定现在二卿刚刚被赶出晋国,国内尚不稳定,如此急不可耐的商议二卿之后的卿位问题,有那么一点点不合时宜。姑布子卿听罢道:&ldo;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事先没有一点迹象?&rdo;
&ldo;那时候我等一直被困在晋阳,怎么会知道?再说现在这只是个设想,单等我回来后再最后确定后,然后四卿一起向国君禀报,等待国君定夺。&rdo;
听完之后,董安于急切的说道:&ldo;主公,这么说这事还只是一个提议,还没有形成决议。那我就一定要告诉主公,主公你万万不可答应呀!&rdo;
赵鞅望着董安于,&ldo;为何?&rdo;
&ldo;一则是当下的范氏虽说被打败但是他们在晋国的实力依然不小,如果让范皋夷接替范吉射当范氏宗主,那么范氏将及有可能会重新笼络在一起,再次成为晋国最大的一支力量,加之这事一旦促成范皋夷将会感激智跞对他的帮助,很自然会与智氏绑在一起共进退;二则梁婴父本来就是势利之徒,更是智氏的家臣,还是赵氏的世代敌。一旦进入世卿,无疑会使得智氏的力量大增,你想一想,一个是依旧强大的范氏,一个是当着正卿又即将领导智氏、范氏、梁氏的智氏,这些人一旦都进入朝廷,我们还有生存的空间吗?&rdo;
&ldo;这个我也知道,但是不管如何,智氏在这次战斗中能够站在我们一边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没有智氏单凭韩魏两家根本就不可能打败范氏二卿,更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智氏有恩与我们;一旦智大人向我开口,我真的很难拒绝呀!&rdo;
说完,赵鞅一口喝干了一樽。
姑布子卿:&ldo;这事确实有点难,千难万难,人情最难,不过只要我们好好再想办法,总会有出路的。&rdo;
董安于稍作思考说道:&ldo;其实这事说难也不难办,主公只要记住一个字就行。&rdo;
&ldo;哪个字?&rdo;
&ldo;拖----&rdo;
&ldo;拖?怎么可能一直拖下去?我担心过完年智氏大人就会提及此事。&rdo;
&ldo;如果智大人提起此事,主公只用说现在范氏二卿尚在人世,此时提此事不符合晋国的六卿制度,等到彻底消灭后,再行废立之事。&rdo;
&ldo;也好,不过我担心的是一直拖着也不是长久之计。&rdo;
董安于微微一笑,&ldo;主公可曾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智大人年事已高,春秋还有多少呢?我听说上次绛都之战的时候,智大人可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再说追剿二卿也不会是一半年就能结束的事情,到那时说不定智大人的身体早就撑不去了。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及此事的人也就失去了耐心,一旦没人主动提及此事,你也就不用为难了。&rdo;
&ldo;说的也是,说不定几年之后智大人早就去世了,也就没人为难大人了。&rdo;姑布子卿想了想也说道。
赵鞅一听心理稍稍有些安慰,不过转眼一想道,&ldo;就算是不用这二人,但是晋国的六卿制度还得执行啊!六卿不完整,晋国的政事怎么办?&rdo;
董安于听罢道:&ldo;主公,我就不明白了,晋国为什么要六卿执政呢?四卿执政难道不好吗?难道不更利于政令统一吗?&rdo;
四卿执政?
赵鞅睁大眼睛,&ldo;你说什么,在晋国实行四卿执政?打破几百年的执政方式?&rdo;
董安于望着他坚定的说道:&ldo;对,就是四卿执政,难道不可以吗?&rdo;
&ldo;四卿执政?&rdo;赵鞅认认真真的思考着董安于的建议。
&ldo;四卿也可以执政啊!&rdo;赵鞅突然间恍然大悟,就是为什么非要实行六卿执政,实行四卿执政应该也可以啊!有了这个想法,赵鞅一下子释然了。原来困扰自己多年的事情还可以这么解决?
第四十章较量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该来的终归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