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今天,赵氏的大宗主赵鞅的突然到来,让翟氏有些吃惊,紧张的长大了嘴巴,坐立不安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ldo;老爷,您来了?&rdo;问完这句话,翟氏低着头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姑布子卿见此情景说道:&ldo;你不必紧张,今天主公和我过来是想找无恤公子谈一谈,了解一下他的学业,不知公子现在何处?&rdo;
翟氏低着头小声的回答道:&ldo;无恤他一早跟着下人们出去拾柴了,现在应该快回来了,我这就出去找找。&rdo;
躲开是逃避矛盾最好的办法,既然站在赵鞅面前如此紧张,翟氏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离开这儿。
听到翟氏想离开这儿去找赵无恤,赵鞅不屑的看了一眼淡淡的说道:&ldo;不必了,我们在这里等等。&rdo;
&ldo;诺---&rdo;翟氏再次紧张的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或许是这些年觉着有些亏欠了翟氏,赵鞅恨不经意的问道:&ldo;你叫什么名字?&rdo;
多年过去,除了一次上过的她的床之外,或许这一次才是赵鞅正眼跟翟氏说话。
&ldo;回老爷,我叫翟荆花。&rdo;翟氏小声答道,虽然声小,但语气却很是坚定。
&ldo;翟荆花?荆棘中的花朵,生命力很顽强啊!&rdo;听罢,赵鞅心中默默的说道。
&ldo;嗯---,我记下了。&rdo;说罢,赵鞅出门环顾小屋看了看。说实在的,赵无恤母子居住的小屋实在是太阴暗了,坐在里面也有些压抑,还不如站在院子里宽敞。
不一会儿,赵无恤背着一捆柴回来了,刚一进门就高兴的喊道:&ldo;娘,我回来了。&rdo;
虽然此时的赵无恤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但是身上背的柴火还真不少。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
赵无恤虽然不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生活条件跟街上的穷困孩子没什么两样,若不是董安于、姑布子卿等家臣帮衬,说不定流浪街头都有可能。
翟氏接过无恤身上的柴火放在院子的柴火堆上,对赵无恤小声的说道:&ldo;你父亲来了,快去见过你父亲。&rdo;
赵无恤闻听,抬头一看,这才意识到家里来人了,父亲与姑布子卿先生正站在小院角落里说话。于是放下柴火,赵无恤拍拍手上的尘土,赶忙上前对正在说话的父亲和姑布子卿施礼道:&ldo;孩儿见过父亲大人,见过姑布先生。&rdo;
其实从进门的那一刻起,赵鞅和姑布子卿就已经注意这个庶出的孩子了。相比自己那两个娇生惯养、长得白白净净的公子来说,赵无恤长的结结实实,黑黑壮壮,与赵伯鲁、赵罗完全两样。更为重要的是赵伯鲁、赵罗两个孩子虽然不敢说是俊眉朗目,但也称得上是长相英俊。但是赵无恤就不一样了,或许因为他是赵鞅酒后的产物,长相不是一般的难看,长着北方戎狄一样深陷的眼睛,皮肤黝黑,颧骨突出,阔口方脸。而且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脸上一层一层的皲裂。
赵鞅看着这个孩子,心中一阵一阵的难受喝厌恶。如果不是自己所生,赵鞅绝对会以为眼前的这个赵无恤乃是农夫的孩子。
姑布子卿看出了赵鞅的厌恶,于是打着圆场道:&ldo;无恤很是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助母亲干活。来来来,见过你的父亲,他有话要对你说。&rdo;
赵鞅听罢,脸上稍稍尴尬了一下,随后说道:&ldo;无恤,为父今日过来看看你们母子,看看你的学业,也顺便让姑布子卿先生给你看看面相,他可是相面的大师,相面准得很。&rdo;多年不见了,赵鞅今日突然到来总得给自己找点理由吧。
赵无恤听罢,再次拱手道:&ldo;孩儿对父亲和姑布先生能够在百忙之中前来看望我们母子表示感谢。&rdo;
随后赵鞅给姑布子卿使了一个眼色,意思他可以查看赵无恤的面相了。
姑布子卿上前,也很仔细的把赵无恤查看了一番,看着,看着,姑布子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欣喜神情。
说实在的这个孩子的长相实在是太普通了,中等个头,宽阔的鼻子,深陷的眼睛,大嘴黑面,一点也不俊朗,也没有英气逼人的感觉。
但就是这么一个长相普通的孩子,却进入了姑布子卿的法眼,让春秋时期著名的相面大师姑布子卿高兴不已。
为什么姑布子卿一见赵无恤就如此高兴呢?那是因为姑布子卿是&ldo;奇形即圣人&rdo;相术一派的开山鼻祖。在他看来,那些长相奇特的人往往才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最佳人选。正是由于姑布子卿坚持奇形即圣人,所以对赵无恤这样一个长相一般,甚至有些难看或者说有些怪异的孩子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姑布子卿端详了好一阵子,然后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ldo;不错、不错。&rdo;姑布子卿喃喃自语道。
随着姑布子卿的话语,赵鞅脸上的阴云也慢慢的散去。
查看完毕,姑布子卿对赵鞅说道:&ldo;主公不妨也检查一下无恤的学业。&rdo;
查看学业?
赵鞅愣住了,这么多年他可从来没有给赵无恤布置过什么学业,现在姑布子卿要他查看赵无恤的学业,到底要看些什么呢?
&ldo;主公,当年你给二位嫡出公子布置训诫之辞的时候,董安于也曾将这个任务交给无恤去背诵,不知道这几年过去,他背诵的如何了?主公可以一试。&rdo;姑布子卿在一边对赵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