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范吉射、中行寅的一贯的做法,国君也是很不满意的,这两个人仗着自己的封邑在绛都周边,实力较大,一贯张狂。现在又听到二人矫诏抓人,逼跑赵鞅,晋公姬午终于忍不住了,&ldo;岂有此理,范吉射、中行寅竟然敢矫诏抓人,简直是无法无天。&rdo;
韩不信趁机建议道:&ldo;君上,由此看来,赵鞅并不是狂妄自大之人,当时逃离绛都实属迫不得已,臣请国君下令二卿从晋阳撤兵。&rdo;
晋公姬午沉思后说道:&ldo;赵鞅擅杀国家官员虽有不妥,但能够认识错误,愿意回到都城请罪,这就说明他有悔改之意。范吉射、中行寅等人在没有国君诏令的情况下,擅自带兵冲进赵府,此事有待调查。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寡人决定先从晋阳撤兵,等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处理。&rdo;
随后,晋公姬午对内侍道:&ldo;寡人心意已决,你即刻前往晋阳宣布诏令,要求范吉射、中行寅从晋阳撤兵,不得有误。&rdo;
&ldo;诺--&rdo;
听到晋定公下令撤兵,士弥牟赶紧上前说道:&ldo;君上,不可呀!&rdo;
士弥牟乃是范吉射的兄弟,晋公姬午一见此人出列,脸上立即带怒色道:&ldo;寡人意已决,不必再议,中行寅、范吉射必须马上撤兵。退朝。&rdo;说罢,晋公姬午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殿。
士弥牟无奈只好走出大殿,路上对大臣刘阳说道:&ldo;看来智跞这个老东西这摆明是要和我们对着干了。&rdo;
&ldo;不是智氏一家,是韩魏智三家,他们已经串通好了对付我们的。我们应即刻将此事禀报范大人,请求他们拿主意。&rdo;
&ldo;我即刻修书给家兄禀报此事。&rdo;
第三十一章纯属意外
不出韩不信等人的预料,当晋公姬午的诏令下达到晋阳时,范吉射、中行寅二卿拒绝执行。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是在当时的晋国六卿的实力远远在国君之上,而范氏、中行氏二卿合起来的实力又在其他四卿之上,国君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真正的行政权在六卿手里;二是范氏二卿认为四卿中实力最强的赵氏灭亡就在旦夕之间,如果此时撤兵无异给了赵氏喘息的机会,以后要想有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接到国君的诏令后,范吉射与中行寅商议后,决定给国君回信陈述情况,信中也并无新意和前面一样,在陈述完赵鞅一系列的罪错之后说道:&ldo;赵鞅生死在旦夕之间,如现在退兵无疑是自毁前程,臣等恳请君上再耐心等待几日,静候他们凯旋的佳音。&rdo;
晋国绛都。
&ldo;大胆,实在是太大胆了,寡人诏令他们竟然敢不执行,中行寅、范吉射的眼中还有寡人这个国君没有?还有晋国这个国家没有?&rdo;接到二卿的回信后,晋公姬午大怒。
&ldo;来人啦,召智跞、韩不信、魏侈上殿。&rdo;
&ldo;诺---&rdo;
不一会儿,智跞等人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晋国大殿。
&ldo;臣等拜见君上。&rdo;
&ldo;起来吧。&rdo;见智跞等人到来,晋公姬午没好气的说道。
智跞起身后,晋公姬午直接把二卿的回信交给了他,&ldo;你看看吧。&rdo;
智跞看后,不由得吸了一口气,&ldo;这二人未免太大胆了,竟然敢拒绝执行君上的诏令。&rdo;
&ldo;来,我看看。&rdo;魏侈性急,从智跞的手中接过二卿的回信看罢道:&ldo;君上,拒绝执行国君的诏令,乃是死罪,臣请君上下令由臣带兵前往晋阳,迫使二卿退兵。&rdo;
嗯?
晋公姬午听罢,冷冷的望着魏侈,&ldo;晋国已经够乱的了,你难道还嫌国家不够乱吗?&rdo;
魏侈知道自己说错话了,&ldo;君山,臣的本意当然不愿意晋国因此走向混乱,但若不发兵,二卿会自己退兵吗?若二卿不主动退兵,君上的诏令岂不成了儿戏?&rdo;
魏侈的话虽不中听,但道理却很明了。晋公姬午和诸位大臣一听都明白了。
国君铁青着脸望着智跞和韩不信,&ldo;面对当下的情况,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rdo;
这一次韩不信没有先说,他知道国君此时最想听到的是执政智跞的意见。
智跞想了想道:&ldo;君上,以当下的情况看,要想让二卿从晋阳退兵,也只有出兵干预这一条途径了。&rdo;
&ldo;这么说,你也同意出兵晋阳,迫使二卿从晋阳退兵了?&rdo;晋公姬午再次确信了一下。
智跞微微的点点头。
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ldo;你的意见呢?&rdo;
&ldo;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rdo;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
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ldo;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rdo;
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ldo;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rdo;
&ldo;诺---&rdo;
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