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九百壮劳力,王宇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可劲干了。
光是三十里铺抛荒的农田,至少就在五千亩以上。
王宇要争取在上冻之前,把这些农田全都开出来,争取不耽误来年的农时。
另外,王宇还要趁着天旱,大力修缮水利工程。
挖水渠,建水坝,造水车,打水井……
这些东西古人不是不会,是没人愿意干。
尤其到了大文朝这种乱世,没有人肯在水利工程上大量投入。
即便是地主老财,也大都是各扫门前雪,不会管他人的死活。
小农经济,很多人就是这样目光短浅,哪怕是地主老财也不例外。
真正有眼光的大地主,大豪绅不是没有,但无论人家干得再好,也跟老百姓没关系。
整片地区都是人家的田地,就算人家修了水渠,建了水坝,也不会给一般的泥腿子使用。
王宇和那些地主劣绅不一样,他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的。
修缮水利,开发荒田,得利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附近的广大百姓。
百姓得利了,有钱了,王宇也能水涨船高,跟着受益!
这种道理很多地主老财都懂,但一般不会付诸实施。
因为在他们上面,还有更大的地主老财,如果他们干得太好,同样可能沦为别人眼中的猎物!
至于王宇,那是要打破阶级固化,和大文朝的既得利益者抢饭吃的,明知道发展起来之后,就会被土豪劣绅盯上,依然也要这么干,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十里铺的大会战开始了。
良好的伙食,从未有过的工钱,再加上农具、耕牛等充足的生产资料,整个工程的进度很快。
消息传开之后,主动来服徭役的人络绎不绝。
王宇并非来者不拒,想来干活可以,必须找人担保。
而且,每个徭役只有一个担保名额,每个红巾军也才两个名额,突出的就是一个机会难得。
短短的半个月内,跑来干活的人增加了一倍还多,这些人的家庭,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王宇发了一次工钱之后,很多人家里终于解决了温饱!
附近镇子的老百姓,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紧邻三十里铺的甜水井。
凭什么大家都是新来的巡检,你们三十里铺的人就吃香喝辣,我们甜水井的徭役就要自带干粮,自带农具,饿着肚子给巡检老爷干活?
甜水井的杨巡检看到王宇没有被黑风寨土匪干掉,就壮着胆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