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开醉仙居,可不是为了卖包子。
包子只不过是一个招揽客人的幌子而已。
因此,王宇早就交待过,醉仙居的包子,每天只卖一百个,而且不分堂食还是外卖,卖完截止!
一百个包子,很快就被抢光了。
有几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吃瓜群众,一个人就买了十个,除了自己过瘾,还准备拿回去让家人也尝尝。
如果不是限购,他们能把所有的包子都包圆!
绝大部分吃瓜群众都没吃着,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大快朵颐,埋怨自己出手太慢。
其实,大部分吃瓜群众都买不起,就算勉强能吃起,也不舍得如此奢侈。
不过,醉仙居的受众也不是这些人,王宇给醉仙居的定位是高档酒楼,赚的是有钱人的钱。
尝了从未吃过的包子,好几个有钱的家伙食欲都被勾了上来。
再想多吃几个的时候,包子卖完了。
吃了个不上不下,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反正自己也不差钱,决定进去尝尝。
这家酒楼的包子都这么好吃,菜肴估计也差不到哪儿去,万一不好吃,大不了以后不来就是!
“袁掌柜,走走走,今天老弟请客,咱们进去尝个鲜!”
“吴掌柜,为兄可就不客气了,请!”
“袁掌柜,你先请!”
“……”
见有人进了酒楼,陆陆续续又走进去好几个客人。
这些都是青山县街面上做生意的,手头都比较宽裕。
正好借助今天的机会,大家拉拉关系,联络一下感情。
老拴头一见终于有客人登门了,脸比菊花笑得还灿烂。
“各位贵客,不知道想吃点什么?”
说着,一份精美的菜单,送到了几位客人面前。
醉仙居的菜单可不一般,是王宇专程找画师画出来的。
每道菜除了菜名,就是栩栩如生的彩图,哪怕不认字,一看也知道是什么东西。
千万别以为华夏古人只会写意画,能逼真地画出人物和景物,可不是西方画师的专利。
凭什么后世的小孩子都能把东西画像,有人却以为华夏古人画不出来,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
只不过,那些着名的画家,不屑画那种只有形似,神却不似的东西而已。
那玩意叫匠气太重,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除了名字和图画,每道菜还有详细的解释,特色,味道,还附有一个典故或者文化小故事,能把逼格提升好几个档次的那种!
“西湖醋鱼?”
“九转肥肠?”
“鱼香肉丝?”
“葱爆羊肉?”
“拔丝苹果?”
“……”
别看这帮客人在青山县还算个人物,但看了精美的菜单之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傻眼!
这些菜的名字他们都认识,精美的图画他们也能看明白,却连一种都没有听说过,就更别说吃了!
不过,虽然不知道这些菜肴都是什么玩意,有一点他们还是知道的,就是这些菜一道比一道贵,贵得甚至有些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