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水库是哪来的?
那么多水渠是谁挖的?
那么多道路又是谁修的?
也只有在集体制度下,才能组织起大规模劳动。
如果刚开始就搞私人承包那一套,很难会有后世的成就。
没有足够的水利工程,没有完善的道路运输系统,怎么可能有高速的经济发展?
何况,小规模的私人承包,也就只有某个阶段才适合,到了一定时候,依然是落后的。
农业的最终形态,还是大农场,小规模的单打独斗,只能是昙花一现。
没有强大的政府兜底,一旦遇到了天灾人祸,小农经济立马就会崩溃!
王宇就是学三农的,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道理,压根就没打算现在就把田分下去。
即便是分田,也是等水利工程和各种设施都修建得差不多之后,而且,分配方式也要仔细斟酌,不能一分了之!
因此,王宇准备过两年再考虑分田的事情,现在还是先搞大集体,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
反正现在老百姓干活的积极性还比较高,很少会出现偷懒和磨洋工的问题。
事物是一直都在发展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可能有永远正确的政策。
两世为人,王宇当然明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道理。
有红巾军和黑风寨土匪双重坐镇,三十里铺和甜水井的秋收工作非常顺利,连捣乱的地痞流氓都没有。
开玩笑,无赖混混早就被红巾军送到工地上劳动改造去了,就算有漏网之鱼,也吓得深深隐藏起来,装得跟个好人似的,谁敢炸刺?
听说两个镇子今年受旱灾影响不大,在青山县一带算是大丰收,县里几个当官的坐不住了。
第一个打主意的就是县令田耀祖。
认为王宇是自己手下的人,田耀祖可没跟王宇客气,直接就把田管家派了过来。
田管家现在是三十里铺正牌的巡检,来三十里铺收秋税那是相当的名正言顺!
“王‘副’巡检,听说咱们三十里铺的秋收已经结束了,你准备什么时候把秋税送到县里啊?”
听田丰年把那个副巡检里的“副”字咬得特别重,王宇乐了:
“田巡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收税是你这个正牌巡检的事情吧?好像我是辅助你的,你要是想收税,我随时都可以替你摇旗呐喊!”
“你……”
田丰年气得腮帮子一鼓一鼓,谁不知道三十里铺现在是你王二说了算,你让我去收税,老子要是能收上来,还要你这个副巡检干什么?
“王二……郎,本官是正巡检不假,但本官在县里还有很多事情,这次征收秋粮,就交给你负责了,怎么样,有信心能按时保量收上来吗?”
王宇一摊双手:“不好意思啊,没有信心,收不上来。”
“你……”
喜欢乱世穿成农家子,我的视线能穿墙()乱世穿成农家子,我的视线能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