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壮,想好没有,今天必须给我答复!”
青州边境。
难民营。
一个红巾军教导员,瞪着嬉皮笑脸的宋大壮:
“你少跟我装迷糊,不想挖矿,要么就带人出海,到耽罗岛当你的村正,要么哪来的回哪去,明天就给我走人!”
王宇已经下了命令,凡是隔离期满的难民,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一共有三条路可以选。
那些有家人的,既可以出海移民耽罗岛,又能到红巾军的各个矿场工作,还能返回原籍,红巾军绝不阻拦。
没有家人的光棍汉,要么去开矿,要么返回原籍,没有耽罗岛移民的资格。
除非有亲戚,不然根本就不可能留在青州或者莱州。
为了防止有奸细作乱,王宇采取了严苛的户籍政策。
即便是青州和莱州的本地人,也只能在一个乡镇的范围内活动。
想要去县城,或者到其它乡镇,需要找自己的村正或者居委会开介绍信。
没有介绍信,几乎就是寸步难行!
红巾军督察处不是吃素的,只要有正当理由,村正或者居委会主任必须给治下的百姓开介绍信,如果有吃拿卡要现象,设在各地的督察处直接就能抓人!
为了避免沆瀣一气,督察处和当地的行政部门完全就是两套体系。
王宇接受了后世的教训,监督部门和行政部门完全脱钩,谁对谁也没有管辖权,省得官官相护,同流合污。
“长官,我决定出海!”
宋大壮不想离开大陆,离乡背井,光是想想都觉得不靠谱。
可是,一想到出海之后,自己就能当村正,宋大壮又禁不住兴奋起来。
那可是村正啊!
在宋大壮这些底层百姓的心目中,村正就是天!
从小生活在封闭的村子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村正,村正在百姓心目中,比后世的市长都牛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己一个险些饿死的难民,只要能带着家人出海,立马就能当上村正老爷,这么好的好事,宋大壮连做梦都想不到!
何况,除了出海,无论是去矿场挖矿,还是原路返回,都不是宋大壮愿意的。
原路返回就不说了,回去很可能就是活活饿死。
挖矿也不是什么好活计,没见很多年轻力壮的家伙,宁可原路返回,也不去挖矿吗?
不是红巾军歧视单身狗。
主要是那些没有家人,身强力壮的难民,很多都有问题,红巾军并不是特别想收留这种人。
这些人一路逃荒,能活着走到红巾军的地盘上,要么就是没有责任感,不懂得照顾家人,要么就是抢夺了其他难民的食物。
当然,也有靠着意志力坚持走过来的好人,但总体来说这种人并不多。
正常情况下的老实人,应该像宋大壮这样,走到最后,多少还有几个家人。
因为经常和家人分享食物,导致体质虚弱,等所有家人都饿死之后,就算是青壮年,也走不了多远。
因此,只有拖家带口的难民,才是红巾军最喜欢的难民。
海外移民不在本土,控制起来比较麻烦,需要的是稳定,是老实听话,要尽量减少不安定因素。
“大壮,你别纠结,实话告诉你吧,因为你读过书,有文化,上头早就注意你了,到了海外好好表现,干得好,别说村正,将来当个镇长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