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目瞪口呆。
想到前几日朱承熠不顾重伤跪倒在地,拿出密信对朱永昊的那番指控竟然是真的!朱承熠说,太子勾结了鞑子谋取重利,屡屡意图清理燕安也是为牟利……太子,在挖大周的墙角!
这事,具体要说还得往前。
朱承熠一直不明朱永昊对他莫名其妙的敌意来自何处。
因为无仇,所以只能猜测是利益所致。于是朱承熠最近几个月都在调查太子,并让他的父王帮着去查一查燕安与太子可能有联系得上之处。
然而燕安地能涉及到银钱的路子并不多,只一条:商贸。
与西域的通商,必须经过燕安。
若是形象些,燕安就像咽喉地带,卡在了这条贸易路子上。
这条商路已存在千年,大周的茶叶丝绸,外域的宝石手工,全都得通过这条路往来进出,每年买卖的货物总价可能超千万两白银,甚至更多。
燕安作为进入大周的第一道关口,既收取一部分税,也对商队尽到保护的义务。这部分税务,通常是燕安和大周朝廷五五分账。事实这笔银子,也一直是燕安地最大的一笔收入。
所以若说太子为利而仇视燕安,只可能是在这条路子上。
可……
如若朱永昊是皇帝,那他仇恨和不满燕安分掉了那个税&ldo;五&rdo;,所以敌视燕安想要毁了燕安撤掉燕安,那还可以理解。
然他区区一个太子,却始终煽动朝中撤塞是为何故?难道是未雨绸缪?不可能!
所以,朱承熠怀疑是因着利益导致他与燕安有私仇,或者说,燕安只要存在,便会影响他的利益。
可这条商路上,全都是求着燕安庇佑的,仅有一种人敌视燕安。
那便是鞑子!
鞑子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物资都很匮乏。抢‐‐最快的来路,也是他们祖祖辈辈最常用的弄取物资手段。
但最近十年,鞑子们越发开窍了。
与商队正面交锋去抢,不但容易有伤亡,若运气不好对方贩卖的是大物件,那鞑子根本就不方便带走。到头来很有可能得不偿失还得被燕安军追捕。
而且类似茶叶绸缎之物易抢不易带,常常拖后腿。这些也不是鞑子们所需必备,他们还得想法子倒卖消化,很是麻烦。
所以,近年来鞑子们换了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