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为什么不成为一名总统一首歌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赵高说:我觉得不是这么回事!皇帝已经去世,天下的权力位势,悬而未定,以臣下之见,其取舍定夺在于公子、在下高以及丞相三人手中,望公子计虑图取。

胡亥:你不懂规矩吗?扶苏是长子,理应由他来继承,我算什么。

赵高(恨铁不成钢):少废话,你必须答应做这个皇帝!

胡亥:好,好。

由此可知,整个矫杀扶苏事件完全是赵高一人筹划,李斯与胡亥是客串而已。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他玩弄胡亥杀胡亥,玩弄李斯杀李斯。

李斯完全是个权力迷,他不想轻易地丢了手中的权力;胡亥从小就跟随赵高,一言一行都看赵高眼色。而赵高自己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挟天子以成己私。

李斯和胡亥当时肯定疑虑过万一事情不成,蒙恬率大军杀回咸阳来,该如何收场。而赵高却是信心十足,他在

秦始皇身边多年,对于扶苏的性格和秦始皇的性格了如指掌。以秦始皇的名义来杀扶苏,扶苏就是待宰的羔羊,这一点毫无悬念可言。

三个人的地位也是成功的基础,赵高,宫内最大级别;李斯,朝堂之上独一人;胡亥,皇帝的儿子。

扶苏与父亲:儒与法的缠绵(1)

法家思想最突出的就是&ldo;以力兼人者也&rdo;。就是说用武力来得到天下。这其实并不为过,自古就有&ldo;打天下用申韩&rdo;的思想。但是,法家最大一个弊端就是守天下时却认为,&ldo;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rdo;。把天下的人都当作&ldo;奸民&rdo;来治,完全符合了法家的&ldo;人性本恶&rdo;论。&ldo;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rdo;是好事,但&ldo;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rdo;就有些太残忍了。想用这种方法达到&ldo;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必王&rdo;的目的或许在某一时间内起作用,但长此以往多是弊有余而利不足。

秦始皇之所以能吞灭六国,是和国家强盛分不开的。但同时也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历史上,历史往往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而改变方向。秦始皇无论是对六国还是对手下臣民都是以&ldo;严酷&rdo;闻名的。

后人多对当初刺杀秦始皇的刺客荆轲报以同情,原因就在这里,秦始皇的残忍所为的确该杀。他想要把这种性格让全天下人知道而因此不敢反对自己,他就必须要让身边的人也明白自己的奢杀性格,扶苏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扶苏的&ldo;仁懦&rdo;不知师从何人,当初,帝国未成时,秦国上下都在杀人放火;帝国初成时,又大兴各种各样浩大的工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帝国未来太子的扶苏怎么可能有时间去学习儒家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呢?

在秦朝&ldo;法家&rdo;铺天盖地的气氛中,怎么会有人敢对崇尚法家的老头子秦始皇的儿子进行儒家教育?我们持着这种怀疑不妨来读一下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谈到的扶苏,暂将其原文引下:

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内发,六国余孽尚存,因天下之怨而以秦为招,再传而蹙,此始皇之不幸也。假令扶苏不死继立,必取始皇之法纷更之,以求复三代之旧,至于国势微弱,强宗复起,亦必乱亡。后世儒者,苟见扶苏之谏焚书坑儒,遂以为贤,而不知乱秦者扶苏也。高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于威强,前代繁文苛礼,乱政弊习,刬削殆尽,其所芟除夷灭,秦法不严于此矣。又浑沌之再辟也。懿文仁柔,建文误用齐、黄诸人,踵衰宋之陋习,日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亦秦之扶苏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张居正认为扶苏就是受儒家教育多年的一个准太子,还指出,如果扶苏上台,他一定会将秦朝的治国之思想改变,从而使秦朝加速灭亡。如果分析一下当时张居正所面临的情况就不难得知,因为他想改革,所以借了这个&ldo;仁懦&rdo;的扶苏来阐释想要变法,必须要向&ldo;申韩&rdo;取经,而不是什么仁义道德。

儒与法的斗争到秦朝时已经不算是斗争了,只能看作是法家这个卤莽少年在欺负着儒家这个小孩。秦始皇可以随便杀书生,把所有他认为该烧的书都烧掉。而作为长子的扶苏只能看着,大不了说上几句话。

儒家的学说从古至今都像是一个穿着厚重的盔甲站在那里的柔弱妇女,人们来往中向她看去,果然非同凡响。可是一旦有个混蛋上前把她推倒,她就很难站起来。而法家则像一个赤条条地拿着斧头的汉子,看着就已经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是他开始抡斧子了呢!但也正如老子所言,砍人的人迟早被人砍。

法家的思想看上去永远都是那么充满活力,因为它是&ldo;禁于已然之后&rdo;的,所以,效果显著,不像儒家&ldo;禁于将然之前&rdo;那样藏头露尾,不被人注意。

秦始皇无疑就是那个赤条条的汉子,拿着斧头砍完了六国又开始砍那个早就被他推倒的柔弱妇人。事实上,扶苏师从何人学儒家思想已经不重要,他在当时的秦朝因为性格仁慈就俨然一个儒家的代言人了。

当初,假诏到他面前时,他几乎没有加以考虑就挥剑自裁。因为,他太了解父亲了。父亲对他的主张从来都是大肆反对的,所以父亲让自己死在他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也没有听蒙恬的建议去找父亲问一问,为何要赐自己死。用他的话来讲,父亲让儿子死难道儿子不死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