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舂陵军的物资极为匮乏,根本不具备打一仗所需的起码条件。
打仗就是打军需,打后勤,打钱粮,物资是否充裕,供给是否及时,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舂陵军不比官军,具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正规的组织指挥体系,他们几乎都是拖家携口一道行军打仗的。
这样一支男女老少混合的队伍,且不说其他,单是吃喝拉撒,也需要有一定的后勤保障跟着,就是出去旅游,这支队伍的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怕笑话,刘秀作为舂陵军的核心人物,连匹战马也没有,他的基本配置是一头牛,被称为&ldo;骑牛将军&rdo;。其他人的配备就可想而知了。
舂陵军这时连一面像样的旗帜也置办不起。
有个故事,能够看出舂陵军这时候确实手头太紧。
今天河南省社旗县县城所在地赊店镇,还有这儿的赊店酒,就是得名于刘秀赊旗举兵。
传说刘秀刚举兵时,手头实在紧张,连个帅旗也置办不起。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小镇,在一家小酒店里吃饭。可能连日操劳,好久没有吃好了,他觉得这一顿真是饭香酒也香。想想自己举兵起义,家财用尽仍然紧张,他多少有点怅然。
走出小店,他望见店幡在空中随风飘扬,上写一个&ldo;刘&rdo;字十分醒目,灵机一动:我的队伍连个帅旗还没有,何不借此一用?
他摸摸口袋,已经空无一文,只好向店掌柜提出要赊他的店幡来当帅旗。
要人家做生意的招牌,这本来是个很难为情的事儿,赊者心理素质差的张不开口,被赊者一般都会很生气:你是故意找茬怎么的?
但是,刘掌柜知道眼前就是刘秀,赊店幡是用来打王莽的,很乐意地取下来交给了刘秀。
后来,刘秀历尽艰辛终于称帝,仍然念念不忘小镇、小店的赊旗之功,敕封小店为&ldo;赊旗店&rdo;,酒为&ldo;赊店酒&rdo;,小镇称&ldo;赊店镇&rdo;。
他虽然贵为天子,天下美酒可以尽为所用,但仍对赊店酒情有独钟,经常拿来宴饮、招待臣下。
这时,各地农民起义已经很热闹,官军忙着镇压,到处兵火连天,舂陵军势单力薄,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随时会被人家吃掉。
遇到官军那是没话说,肯定开打。遇到起义军,要是人家嘴馋,结果也不好说。各地豪强势力、农民起义军之间相互吞并的事十分普遍。
早在公元17年,王莽忙于把他坑民误国的改制进行下去的时候,除了刘氏宗室和拥刘官僚的武装反抗,接二连三的农民起义也拉开了帷幕。
比如,临淮(今江苏泗洪附近)人瓜田仪率领的起义,琅邪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西)人吕母领导的起义,等等。
在这众多的反莽起义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他们规模大,战斗力强,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赤眉军,绿林军
这时的王莽已经疯狂了。
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天下财富搜刮到自己手里,用来穷奢极欲,修建宫殿和祖庙,赏赐心腹爪牙。
他的祖庙极其豪华壮丽,费时三年,耗资惊人,还搭上数万老百姓的命。
他想尽一切办法镇压反抗他的人,无论普通老百姓、地方干部、心腹爪牙还是骨肉至亲,得手就给灭了。
他的干部和官军腐败透顶,草菅人命,烧杀抢掠,恣意妄为。
再加上连年的灾荒和瘟疫盛行,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天下百姓被逼死过半,许多地方发生人吃人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到处哭号连天。即使往日最富庶的关中地区,也是&ldo;民庶涂炭,百不一在&rdo;了。
这时,谁要站出来喊一声去打王莽,马上就有很多人响应。
公元18年,琅邪郡莒县(今山东莒县)人樊崇聚众百人起义,他自称三老,转战进入泰山一带,流动袭击官军。
当时,琅邪郡及周边地区正闹饥荒,加上官府太黑,老百姓不得不起来造反。樊崇勇猛善战,大家都愿归附他,仅一年工夫,这支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
这是一支很纯朴的农民队伍。他们起来绝不是故意闹事,也不像陈胜、刘邦那样一开始就要弄个王侯将相当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干这活儿,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吃饭,就是想解决生存问题。
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很务实,也很低调,没有什么宏大的攻城略地的计划,甚至连旗帜、口号都没有,直到队伍壮大了才制定&ldo;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rdo;的规矩。
领头人樊崇自称三老,&ldo;三老&rdo;是当时级别最低的地方衙门小吏。他们这就等于公开表明,我们起来干,就是要有口饭吃,就是要像衙门当差的那样能有口饭吃!
但是,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很强。
这支部队在迎战王莽派来镇压的官军时,先后在姑幕(今山东安丘南)、无盐(今山东东平东)等地大获全胜,打死官军主帅平均公廉丹,打跑官军另一个主帅太师王匡,毙敌数万人。
樊崇在率众抗击官军时,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就是为了防止自己兄弟与官军混淆,让自己的战士一律把眉毛染成红色。
老樊的这个创意实用性很强,能让人轻松愉快地接受,成本又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