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它在中国建筑、美术、音乐、文学、民间文化甚至各朝代的政治观念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要从这么多的资料中选取素材,形成小说情节,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难度一是要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二是要保证所用资料是准确的、有依据的。
正文第104节:(104)
这也是作者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经常是为了字数不多的几句话,甚至是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对话,他要仔细查阅大量的资料。这对于写作过程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消耗精力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小说中所有中国历史、艺术、文学、佛教常识,都有确切的来源和出处。
这似乎已经超出一个通俗故事的写作范畴了,而更像是作者为了表达某些想法、观念,和他学习佛教的一些心得,而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作者不是为了写作一个故事、为了制造悬念,而去搜集佛教历史、文化知识,他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些知识,而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用最通俗的方法,将这些知识讲给读者。
这是完全不同的写作思路,也是写作观念的高下之分。至少,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量的佛教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民间流传的那样神乎其神,更没有很多人头脑中存在的迷信色彩。作者将佛教人物、佛教仪轨、佛教活动以及一些根本教义,用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还原成它们本来的面目,这对纠正迷信观念、深入理解佛教内涵是有益的,当然,大量简易而生动的佛教知识,对更多人了解佛教、认识佛教,也是有大裨益的。
或许,这也就是这本小说的最大特征:它不是简单地用佛教知识写故事,而是用故事去普及佛教知识,作者实际上是在用小说的形式总结他的学佛感悟。这就是本书与当下的悬疑小说创作的本质不同,很多小说利用的素材与主题没有关系,仅仅是为情节的紧张、故事的发展而设置,而在这本小说中,所有的素材,都是小说主题的一部分‐‐那就是将读者带入佛教的殿堂,用最简单的方法认识它、感受它。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在情节设计上避免谋杀、阴谋等等悬疑元素,他不仅仅是要写出他理解到的佛,而且,他在用佛的心去写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战乱和政治阴谋,以及两个民族都无法在心理上回避的灾难性历史。对于这段历史,不同的故事会有不同的写法和主题,而即使是同样的主题,也会因为作者的观念差异而有不同的表达。作为佛教信徒,本书作者的方式,就是用佛家的观念看待这段历史。他的故事中,没有阴谋、罪行、伤害,但是,他写出了对待它们的态度,那就是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和爱的观念。
佛教是个复杂而且庞大的体系,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教理教义高深而且含蓄,经典著作更是浩若烟海,很难用简洁、概括的语言总结它的根本思想,但是,众生平等和&ldo;诸恶莫作、众善奉行&rdo;的思想,是理解佛教本质内涵的基础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字来代替佛家的思想,那就是&ldo;爱&rdo;。
&ldo;爱&rdo;也就是这本小说想表达的主题,对待伤害的行为和仇恨的狭隘观念,作者力图用佛家的&ldo;爱&rdo;来化解,没有了&ldo;爱&rdo;,便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谈不到人与内心的和谐。
其实,爱是人的内心和谐的表达方式,而和平,无论是消除战争、平等相处,还是消弭仇恨、共同发展,都是爱的结果。
虽然我们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ldo;知识型悬疑小说&rdo;,但是显然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故事那么简单,它所表达的是佛家的最质朴、也是最核心的思想,而这个思想,使它不再是一本通俗小说,而成为一本普及佛教知识、传达佛教理念的书。
正文第105节:(105)
后记
爱的阿赖耶识
从所谓的写作理论上来说,每一部作品都必然会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它们就像一个不会说谎的孩子,总是在虚构的故事中透露出作者的真实体验,这体验可能是多年的生活理想,也可能仅仅是写作当时的心情。
它们就像是一颗只在文字、言语和意识中生长的种子,不受任何支配地在每一处地方留下播种的痕迹,无法掩饰,更不能灭除。这类种子在佛家有个很好听的名字: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个神奇的概念,解释它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勇气,稍有不慎,它便会被理解成宗教迷信的根源。在我看来,轮回、报应之类容易让人对佛教产生误解的概念,都与阿赖耶识有莫大的关系。然而奇怪的是,这个概念在很多西方哲学体系、甚至当前正红火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着,西方哲学家费了挺大劲建构的东西,早就以&ldo;阿赖耶识&rdo;这个概念存在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
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一个芯片,它将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存储下来,使任何生活背景、体验都被记录在这样一颗种子里。一个人无论做些什么、想些什么,都只不过是这颗种子产生的&ldo;果&rdo;。在佛家的说法中,任何感官和行为都是意识的结果,但意识是靠什么支配的呢,就是这个阿赖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