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卢从床上慢慢爬起来,旁边的丫鬟过来服侍他穿衣洗漱。
在外地做官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上朝。
否则天没亮就要起床,时间长了一定折寿。
地方官清闲,想睡到几时都可以。
不过今天胡卢需要去四方县县学一趟,今天是月底,是各县征文比赛每月总评的日子。
胡卢这些天把“庙产兴学”征文活动正规化了,征文内容也不仅局限于“庙产兴学”了,各类主题均有。
各县的县学每十天评一次,由各县教谕选出前三名的文章,报送州府。
每个月底,把所有文章汇总,统一评比一次。
子虚州共计六个县,一个月就有五十四篇文章,最终取前三名,谓之曰当月“文首”。
文首的文章会被下发给各县县学学子当作范文揣摩学习。
因为这其中涉及的利益太多太杂,所以胡卢没搞自己的一言堂,而是请了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共同前来做评委,他自己只是敬陪末座。
这些人官职个个都比他高,如果是征文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根本不可能答应这种事情。
谁都知道这“庙产兴学”征文是胡卢搞出来的东西,文章内容都是专门为胡卢唱赞歌的,这些当官的平白无故谁会来给你胡卢做垫脚石。
但当胡卢把征文的事情正规化后,做评委就是在士林刷名望了。
尤其是每月的征文主题,是评委轮班出题的,这对于所有的文官都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大家互相都有默契,都选择同僚最得意的事迹来出题,通过征文给同僚大吹法螺。
等到下个月,自然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帮自己选题原样给自己吹回来。
之前胡卢把州衙内的官员一网打尽,把六个县的知县都换成了自己人。
虽然够威风、够霸气,但却也让众官与他产生了隔阂,甚至心存忌惮。
那些官职比胡卢低的,自然要好生巴结他。
但那些官职比胡卢高的,却对他敬而远之,隐隐有孤立、排斥之感。
这可不利于在官场长久发展。
胡卢特意把征文的事情主动权让出来,这是胡卢对一众文官伸出的橄榄枝,是一种示好。
任何人从中扬名,都少不了他一份人情。
另一方面,胡卢是定期征文评比的最早首创者,无论谁提到这事都绕不开他。
这种刷声望的“玩法”传得越广,他的名气自然就跟着越大。
伟人说了,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自此胡卢主动邀请布政使江汾等人来做评委后,明显能感觉到之前的那种孤立感消失了。
子虚州官场已经正式将胡卢接纳为自己人了。
虽然胡卢让出了主导权,但每次评比,他都必然出席,以末学后进的身份,老老实实地做好陪衬工作。
这依旧是胡卢出的注意。
他建议众位文官不以官身充任评委,而是以儒学前辈的身份,对后辈学子的文章予以点评。
这就跟座师的作用差不多,一下子就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了。
学生们肯定也愿意自己多一些这种“前辈”。
这对刷士林名望也大有好处。
明面上,众人自降身份,与学生们拉近距离,但实际上,谁又真的能忽略他们的官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