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秋风送我回来便是。”
“好。”听罢徐长歌的决意,青帝只觉月夜妖娆了许多。
起手拂灭案上的烛火,青帝揽住徐长歌的肩头,两人即在车辇中入了眠。
躺在青帝的怀中,徐长歌只觉安心。白日蓝正丰来时,她就心觉不妙。但若不是君上那声疾呼,她或是要遭冯长乐毒手。而此时送青帝回京,与其说青帝需要人护送,不如说她舍不得自己的“小夫君”。
小夫君?多么有趣的称呼?
在月色中肆意地打量着青帝的眉眼,徐长歌只觉君上生得极好。
君上呀!想过归来时,珲春或是已将山寨中的盗匪训成一队强兵,徐长歌枕在青帝的肩头,唇角微挑。
……
长歌入睡时,青帝也入了梦。
打量着眼前甚是相熟的神书,青帝早无之前的忐忑。
甚是熟捻地招神书入怀,青帝缓缓将神书翻到最后。
第九章?
顺着篇首“徐长歌”三字往下读,青帝倒是读出了几分枭雄列传的味道。
她的长歌呀!
细看着神书中长歌的“发家史”,青帝忽地明白了长歌为何执意呆在边城。
是呀!若是居于青都,长歌如何能赠蓝国首辅万金,若是居于青都,长歌如何能招兵买马,屯兵三万余,若是居于青都,长歌如何能领军北上,逼得蓝国国主割地求和。
只是,其中怎会有长乐的影子?
抬指将神书中的字眼一一扫过,青帝勉强理清了神书中的杂事。
第九章开篇记的是她与长歌返京,而后笔锋转向了蓝正丰。
凝眉将神书中“蓝国储君自从边城折返后便卧床不起,月余,即油尽灯枯”一句细看,青帝猜想其或是中了长乐的毒。
那丫头的手段还是那般阴狠……
默默为长歌躲过一劫庆幸,青帝忍不住嘲笑命运多情。
是了,据第九章的内容,蓝正丰死后,蓝国帝君即立了灵另一位皇子为储,被立的那位皇子好巧不巧,正好心仪长乐。
书中言,是长乐助其屡破青军,那位皇子才对长乐另眼相待。
照常理,若是长乐能一心守住那男子,日后或是可以登临后位。
但看完第九章,青帝不得不为长乐的出尔反尔咋舌。
神书的第九章写得极简,跨度却有三年。
旁观着长乐成为太子妃后,迅速搭上长歌,与其里应外合颠覆了蓝国,青帝只觉人生如梦。
咳。叹息着翻到第九章的最后,青帝发觉第九章的结尾落在了徐长歌十二岁的时候——其接到了一封来自青都的信。
至于信中的内容,书中虽未写,青帝却也能猜出其中的内容。
前世她十二岁时,便随军去了北海,于北海斩鲲鹏,为长乐做了一对耳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