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MA法:10。35~25。74pmolL(0。8~2。Ongd1)
CLIA法:7。72~23。17pmoll。(0。6~1。8ngdl)
1.FT3和FT4测定不受血清结合蛋白(TBG)含量的影响,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
2.升高见于:1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主高功能性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无痛性甲状腺炎的急性期。2甲状腺素(T4)过量使用:垂体TSH肿瘤、绒毛膜上皮癌、卵巢肿瘤等异位TSH分泌。3垂体TSH肿瘤、绒毛膜上皮癌、卵巢肿瘤等异位TSH分泌。4甲状腺激素不反应症(垂体型或中枢型)。垂体型,垂体对甲状腺激素负反馈抑制障碍显著增高。
3.降低见于: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障碍、特发性黏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医源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继发性(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三发性(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综合评价多项甲状腺功能的指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价值依次为FT3>FT4>T3>T4,对甲低的诊断价值依次为FT4=TSH>T4>FT3>T3。
同TT4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eversetriiodothyronine,rT3)
放免法:0。2~0。8nmolL。
1.升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降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低)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
3.甲亢治疗过程如T4、rT3均减低提示药物过量,T3、rT3均正常说明药量适当,故可用于治疗监测。
4.非甲状腺疾病:各种肝病、肝硬化、肝昏迷、肾病、肾衰、心肌梗死、严重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恶性肿瘤、创伤、烧伤、手术、糖尿病等可致rT3明显升高。
1.血清rT3水平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清蛋白浓度与结合力的影响。
2.丙硫氧嘧啶(PTU)、普萘洛尔、地塞米松,含碘制剂如胺碘酮、造影剂等药物可引起rT3水平升高。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horRH)
RIA法:血清:179。2~812pmolL。
1.原发性甲低、垂体性甲低、医源性甲低、亚急性甲状腺炎时TRH增高。
2.甲状腺癌、晚期乳腺癌时TRH增高。
3.先天性单独TRH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服用巴比妥类镇静剂时TRH降低。
1.本试验的不良反应有暂时性尿急、恶心、呕吐、眩晕和心动过速等。
2.注射TRH后1~4h可见血清T3及T4增加。
3.血中的TRH大部分经酶的作用快速降解,小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泄。测定尿中TRH可反映其血浓度。
甲状腺131I吸收率试验(thyroidrodioiodineuptaketest)
放免法2h:0。13~0。25(13%~25%);
24h:0。36~0。45(36%~45%)。
1.给予受试者已知剂量的131I后,用探测器在甲状腺区测量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
2.吸碘率升高见于:甲亢,多数本病患者吸碘率增高,并伴有吸收速度加快,出现高峰前移。单纯性甲状腺肿、克汀病、青春期甲状腺肿等均可有吸碘率增高,但不伴有高峰前移。
3.吸碘率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
凡是进入体内的含碘物均能使吸碘率降低,如含碘造影剂、含碘食物、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碘含片、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H)
RIA法:0。1~1。8μgl。
1.升高见于: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假性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单纯甲状腺肿。3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异位PTH分泌综合征。4药物或化学性,如磷酸盐、降钙素、氯中毒等。
2.降低见于:1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低镁血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由于PTH分泌减少引起低钙血症。2非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高钙血症如恶性肿瘤、结节病、维生素D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他由于高钙血症抑制PTH分泌。
1.检测PTH应同时测定血钙浓度。
2.不同病人PTH水平存在异质性。
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tinghormone,F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