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主动出兵伐辽,兵临幽州城下,却惨败高梁河,赵光义只得退守国内休养生息。为加强河东防御,太平兴国四年八月,赵光义又在太原故城以北十五里处,设立三交行营,潘美被任命为三交行营总管。积粟屯兵,部署防御。
宋灭北汉,赵光义一气之下火烧水淹太原城,毁掉了原为北汉国都的铜墙铁壁,因此,此时的太原,只是一个地名而已。潘美以太原为中心设置防线,这个防线却连一座坚固的城池都没有。
九月的满城一战,大辽损失五万人马,辽景宗耶律贤不甘心就这么被宋军给欺负了,治愈心病最好的解药就是再干一票大的,也让宋军割点肉流点血。
大宋在河北布防了十万兵力,为什么要派重兵,原因就是河北是平原,辽军铁骑冲破防线,就可以轻易越过黄河,抵达帝都开封;山西北部群山环绕,又有雁门关可守,因此在兵力布防上要比河北少得多。这次,耶律贤选择宋军防守薄弱的河东下手,占据代州雁门关,扫荡山西。
辽景宗耶律贤在代州雁门关外建立雁门、西泾、护国、南川等多处关寨,屯兵雁门关。十一月四日,尚食使石彦赟与都监董思愿、刘绪、巡检侯美,前往攻击,破契丹千余众,获鞍马器仗甚众。
郑州防御使杨业,跟大辽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老于边事,洞晓敌情。
十一月七日,赵光义任命杨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分领所部驻守三交口、代州。辅佐潘美,捍边御辽。
出发前,“上密封囊装,赐予甚厚。”赵光义密封锦囊给他,同时赏赐了丰厚的财物,可以说,在拉拢人心方面,赵光义比赵匡胤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业到了代州,辽军的噩梦就要来了。
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忻州传来战报,说与契丹交战,破契丹数千众,斩首四十五级,获鞍马铠甲,并生擒十六人。
紧接着,宋军又在石岭关南,大破契丹数万众,斩首一万多级,获骆驼五十三头。
两次的小试牛刀,让杨业的名字,响彻雁门关内外,深深地叩击着辽景宗耶律贤的小心脏。
针对大辽设置的关寨,在杨业的建议下,宋军在在雁门关两侧的隘口上建起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峪寨、大石寨、雁门寨等九处堡寨。
有潘美和杨业的坚守,大宋在河东的防线,比辽景宗耶律贤想象得要难打得多。
◆抗辽英雄杨家将
杨业的父亲杨弘信,麟州人,因避讳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人称他杨信。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严重,杨信身为麟州的土豪,地方豪强,自己组建武装,和当时的契丹人、羌人争夺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于是自封为麟州刺史。
杨信有两个儿子,老大杨崇贵,老二杨崇勋。
适逢乱世,枭雄并起,杨信总要找个靠山,河东节度使刘崇,是北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势力比较大,杨信就把大儿子杨崇贵,送到太原刘崇处做人质。为避刘崇之名,改“崇”为“重”,称杨重贵。
杨家一直以中原政权为正统,杨业到太原供职不久,郭威在开封建立后周,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杨信归附后周,杨业及其妻折赛花落籍北汉。杨家父子分居两国,各保一方,从此成为两条道上的人。
杨业对刘崇忠心耿耿,而且武艺高强,是难得的人才,北汉皇帝刘崇非常喜爱杨业这孩子,就让他拜在太子刘钧的门下,成为刘钧的养子,自己的养孙,赐姓刘,改名刘继业。
杨业家传的是三十六路梨花枪,但是杨业却喜欢用刀,在北汉,他遍访名师,遇到江湖异人金刀祖师,学会了八十一路金背砍山刀,征战沙场所向披靡,人称“金刀令公”刘继业。
以骁勇著称的杨业先是担任保卫指挥使,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杨业一生的主要时间都是在为北汉效力,由于杨业战功卓著,北汉人称其为“无敌”。
《宋史》中提到,宋军几次与杨业的交锋,全是以杨业的失败告终。如杨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杨业跳进护城河泅水逃跑,后来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
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杨业还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直到赵光义派刘继元亲自招降,杨业才大哭解甲归降。
刘继业归降北宋,赵光义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同时恢复他的本姓杨,北汉没了,“继业”就不必了,改名单字“业”,称杨业。
所以说,《杨家将》中的头号人物老令公杨业,竟然跟大宋对抗了将近三十年的北汉功臣名将,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忠的君是北汉的君,报的国是北汉国,这或许是那些说书人觉得最尴尬的事。
如果说杨业在北汉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那就是他是北汉晋北边防的抗辽英雄,“无敌将军”。
射雕引弓,策马大漠孤烟,有良人相伴,要什么繁华三千?杨业戍守边关,夫人折赛花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教授子女武艺。
历史上,杨业有七个儿子,《宋史杨业传》载:“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既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杨业死后,朝廷将他的儿子供奉官杨延朗升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官延浦、延训同为供奉官,延環、延贵、延彬同为殿直官。
杨家七子,到底谁是老大?
大多数人认为杨延昭名列次子之前,首先受封,当为老大;也有人说,在陈家谷口战死的杨延玉是老大,之所以把杨延昭放在前面,是因为他最有名,而且官位高,故列于前。历代传说中,认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
杨延昭到底算老几?史书中没说明,杨业何时出生,史书也没有说明。不过,我们根据史书记载推断一下,《宋史》载:“(杨业
)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