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武昭仪自觉胜利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与此同时,她也已经将李悦当做了自己夹袋里面的人,哪里能容得下其他人来觊觎。想着一个李下玉居然都惦记着拉拢人了,武昭仪一方面觉得李下玉愚蠢,另一方面又心生警惕,她觉得,之前还是让王皇后和萧淑妃过得太舒服了,以至于她们还有心思在其他地方折腾。
就像是新城公主意识到李悦在人际往来的被动是因为缺少一个靠谱长辈的教导一样,李治和武昭仪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让他们有些尴尬,也有少许愧疚,因为这本来应该是他们的责任。李悦身边的朱娘子和高正固然忠心耿耿,将李悦也一直照顾得很好,但是他们终究只是奴婢,能照顾的也就是李悦的生活,为人处世方面的事情是教不了的。李悦上辈子也缺少了这方面的教育,他的父母在金钱上没有苛刻他,但是,在人际往来方面,他严重缺乏经验,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他为什么毕业之后选择进入一个相对环境比较单纯,哪怕薪资低一些单位的缘故,更多的外快,其实来源于网络,隔着一条网线,不管是装x,还是卖萌,或者是哭穷,大多数人都能挥洒自如,而面对面的情况下,许多事情反而说不出口。
李悦原以为自己是到骊山躲清闲的,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他得承受李治和武昭仪迟来的亲情了。这两位也没有直接了当地教导李悦遇到事情该怎么做,遇到什么人该怎么说,而是以伴驾的名义让他留在行宫,如今到了年底,李治就算是不回皇宫,但是该见的人也得见。别的不说,那些入京述职的刺史郡守都督,他若是不见,难道让他们都去找长孙无忌吗?他需要通过跟他们的对话,确定他们的立场,对于早就投靠了长孙无忌的,要看能不能离间他们的关系,对于原本中立的,就跌看能不能拉拢过来,至于那些原本就倾向于自己的,他就得给他们一定的好处,让他们更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这些,李悦都是躲在暗中倾听,听过之后,若是李治兴头上来了,还会跟李悦解说一番。另外呢,武昭仪也不是无事可做,她已经出了月子,虽说她不是皇后,不能随意召见那些外命妇,但是,宫里的主人归根结底还是李治,这里又是行宫,王皇后鞭长莫及。李治为了表示自己对武昭仪的看重,遇上一些心腹臣子,就会暗示让他们的夫人去拜见武昭仪。朝堂上原本就有一些不怎么得意的人,他们也没太多的节操,既然跟着武昭仪能讨李治喜欢,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捷径,李治甚至只是随口跟某个臣子说了说,第二天,就有一批命妇过来拜见了。
武昭仪同样是那般操作,叫李悦在内殿听着,她在前面招待那些外命妇。李悦在经历过几次之后,就真心佩服武昭仪了,武昭仪真的是个聪明人,只需要事先看过一遍,之后,那些命妇乃至她们的丈夫是谁,他们的籍贯来历,他们的升迁轨迹,都了然于心,甚至在跟那些命妇交谈的时候,还能提起她们丈夫的一些得意之事,如此,自然是叫这些命妇心中感念。
说白了,能拉下这个面子的,在朝中都是坐冷板凳的那种,她们之前就算是有机会进宫拜见皇后,但是,在王皇后眼里,只看得见几个著姓大族的女眷,其他人在她眼里,那就是透明人。大家都是官家夫人,她们无非就是出身不如人,结果哪怕在品级略高的情况下,都得让着那些世家出身的,谁也不是天生下贱,愿意低人一等。这两厢一对比,感情上头立马就有了偏向。
这些外命妇回去跟丈夫一说,都是觉得武昭仪上位对他们更有利,武昭仪的拥护群体自然又壮大了。
这两位根本没意识到,最应该跟着他们学这个的,其实应该是如今的太子李忠,而不是李悦,不过他们两个其实都没将李忠当回事。像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投靠武昭仪,不就是因为武昭仪生下了李弘吗?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王皇后无子,就算是她出身贵重,也有许多人不将她放在眼里,就算是她将李忠记在自己名下,但是,李忠又不是小孩子,他能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生母?这种事情,史书上多了去了,礼法是礼法,人心是人心!再说了,礼法要是有用,武昭仪也不会出现在李治宫里!武昭仪有了亲生的儿子,这个儿子还很得李治看重,出生就赐下了李弘这个名字,这自然是叫人浮想联翩,李弘的出现自然也增加了武昭仪的竞争力。若是李治要立李弘为太子,哪怕太子的母亲自然应该是皇后,这才叫名正言顺。
李悦也没提醒他们,他的确是受益匪浅,跟亲戚扯皮这种事情他不会经历太多,以他的身份,更多的面对的其实是地位不如他的下位者,李悦以前年纪小,这样的事情很少,但是随着他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未来势必要跟那些官员打交道,他上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就是自个办公室的经理,就是个科长,这辈子起步太高,真正需要巴结的领导也就是李治,而李治嘛,再如何也不会真的对他怎么样,所以,他真正犯愁的其实是对地方上那些官员乃至世家豪族的姿态,如今先掌握一些谈话的艺术,学会恩威并施是非常重要的。
李悦自己自己收获颇丰,但是还没来得及施展,李治就不得不返回皇宫了,过几日就是正旦,可不能继续待在行宫了,别的不说,正旦需要赐宴,君臣同乐,骊山这边可塞不下这么多人。而宫中,已经有人望眼欲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