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需要的红色铝土矿,在山西孝义疑似被发现,燃石矿目前正按照古籍指点在陕西泾阳县内寻找。
奴婢正在赶去两地查看,铬矿已经取了五石随着奏疏送往京城。。。。。。”
“哈哈哈,陈矩那些东西在哪?”
“陛下,就在宫外。”
“拉上拉上,快跟朕去炼铁工坊。”朱翊钧仰天大笑迈着四方步当先走了出去。
。。。。。。
朱希孝、戚继光骑着马跟在马车两边,整个西边的道路正在被人重新开挖铺上水泥。
朱翊钧看到许多工人直接将永定河给临时改了个道,仅仅只是为了挖河底的河沙方便这让朱翊钧又有了一些想法。
以后疏通河道哪里需要那么麻烦,只要朝廷修桥铺路需要河沙。
百姓估计能把周边的河流都给挖干净咯,河岸都得往两边扩张好大一截。
想到此处他拿出藏在袖子里的小本本开始用一小支炭笔记录了下来。
修好路的地方速度很快,但是后面一截没修的依旧是颠簸不堪。
工部设计的这个水泥路很有意思,双车道的。
两条路的中间留了一条一米宽的土路,填埋捶打的很结实,这条路是给骑马的人走的。
水泥道路中间也有一条半米宽的土路,用来给牲畜拉车的时候走。
毕竟牛马长期走在水泥路上蹄子磨损太大得不偿失。
土路比水泥路低了大概二十厘米,上面都铺上了强筋草,一种根系极度发达生命力顽强至极的杂草,整个大明随处可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不至于下大雨就把土都冲刷到水泥路上。
每隔十几米都会有一个洞用来排水,设计非常的‘现代化’!
来到钢铁工坊,将研究院使用的专用炉子烧起来。
由于火器研究院还没建设好,赵士祯和几个火器师傅整天都在研究怎么用钻床给钢柱打孔用来做炮管。
枪管早就被他们给搞出来了,只不过一直在调整尺寸。
而炮管所需的钢柱太粗了,用现在那种冲压机根本压不下去,只能求助于钻床。
赵士祯一边不停的转动风箱上的把手吹入空气,一边乐呵呵的道:“陛下您看,这是草民从物理书里面学来的风轮。
只要一转动把手,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将空气吹进去,比原本的风箱好用多了!。”
“不错不错,你这个东西还有很多用途,你想想,要是在两端加上水管是不是可以用来抽水啊?”
朱翊钧看见这东西就看明白了,就是一个简单的涡轮结构,利用负压来工作的。
“哎呀!草民怎么没想到?多谢陛下指点,臣一定会去尝试的!”赵士祯喜滋滋的说道。
不久之后栗钢几人也来了,看着炉子烧的差不多朱翊钧让栗钢等人将铬矿捣碎加入冰晶石在坩埚里先烧一炉出来看看。
冰晶石在明朝很普及了,冶炼搪瓷都在使用,所以倒不必朱翊钧费精神。
整整烧了一个时辰,朱翊钧才让栗钢取出里面的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