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此次发动战争,最低的底线,就是拿下集安,完全占领陶地平原。
虽然这一步只为曹国拓地数百里,但带来的影响可是巨大的。
光是将陶地平原封锁住,今后再不用担心秋收之时敌国会进攻烧毁粮田,其价值就完全不可估量。
打了胜仗的何裘志满意得:“好,武三思不愧为我军上将!”
曹国一方的大臣继续补充道:“上军将在攻占集安之后,并未停留,兵峰直指济阳,只要攻占济阳,不仅宋国都城商丘会完全暴露在我们的兵峰之下,甚至济水以北的所有领土,我们都有机会拿下!”
宋国在济水以北的领土,比曹国自身土地的一半还多,一仗吃下来,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但只要拿下济阳,还怕宋国人不投降嘛?
筹码在自己手中,就有了谈判的条件。即便拿不下全部,但让宋国人割地赔款损伤其国力,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次战争,曹国方面的战略非常清楚,第一步拿下集安,除了把集安当成曹国东部据点之外,它的存在还能保证大军的退路。
第二步就是拿下济阳,给宋国人头上挂一把刀子。
在国内不稳,外部强敌众多的情况下,以战逼和可以让曹郑两国都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郑国人的战略就很简单了。
那就是守住防线的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宋国制造压力。
只要郑国的军队还在边境,宋国就不敢把力量投向北方。
曹国的一位上卿哈哈大笑:“宋国人的南北都是一团浆糊,这仗,我都不知道怎么输哈哈哈!”
曹国军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大捷。
看得在场的郑国君臣有些羡慕。
他们郑国的军力并不强。
抛开地方的卫戍部队,把宋郑边境与其他空余的军队全部加起来,人数也不到二十万。
能征善战的强兵更不足其中的三分之一。
外加郑国的兵役制度已经不像曹国那样的贯彻到底,战争的动员能力跟曹国都没办法相比较。
若是曹国发布紧急动员,至少能在半个月之内拉出来五十万的军队。
而郑国即便发布总动员,全国上下的军队加在一起,也不一定会超过五十万。
在战力比较拉胯的情况下,即便想要做些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心无力。
不过曹国这个盟友一向比较大方,也很够义气。
只要打赢战争,大哥吃肉,小弟一口热汤还是少不了的。
战场形式一片大好,郑国在没有付出很大伤亡的情况下能分一杯羹,已经很满意了。
何平此刻就看着自家的热水瓶脸老丈人,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