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002塔楼和撞墙槌被吊钳夹住
六、由移动防护板、移动廊房和堡垒等形成了一整套有护盖的野外防御工事,通常在几个不同地点同时向城墙移动。他们逐步推进到坑道口、地下通道和前方攻城机械的阵地。不久,攻城机械开始骚扰守城部队和居民。这时双方开始连续使用轻、重型武器,弹射器、抛石机及其他各种类似的武器袭击对方。
七、在移动防护板的掩护下,从离敌城的防御壁垒较远的位置起,开始修筑阶梯式平台,类似于亚历山大在加沙所筑的那种平台,每隔一段升高一级,逐步向城墙延伸。
八、通常在土台上构筑几座能够俯视城墙的塔架,再将这些塔架放置在相当大的圆木上,然后逐步推至城墙。塔架的底部由步兵部队警惕地守卫,他们各自用盾保护自己免受守城部队的破坏性袭击。
九、如果城堡或要塞的周围开掘有护城河,那么在构筑攻城平台的前方以及想要打开突破口的那一段河道,通常要用土将它填平。
十、最后突击。通常是在城墙上的突破口打开后开始冲击,有时攻城部队也在没有突破口的情况下实施攻击。他们移动塔架或云梯,或用升降吊箱,或同时使用几种手段,强行登上城墙的壁垒。有时则通过地道将一支先遣部队秘密送至城内,然后打开城门,或者在里面袭击守城部队。在攻城突击阶段,古罗马士兵曾有过一项创举,即将许多士兵的盾联成一片,举在头顶,形成龟甲形的防护物,在它的掩护下,可将一个步兵中队推到城墙脚下。
海军战术
海上作战的变化很少。三排桨和五排桨的船只,仍然是主要的战船,只是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型号,包括罗马在内河作战中使用的平底船。战斗主要目的仍然是将敌人击退、或者使用撞角将其击沉、或撞断其船桨、或登上敌船将其俘获,以及采用火攻方法将其焚毁等。巡航的过程也没有改变,晚上只要有可能,总要像以前那样在海滩上建一座临时营房。
插图003龟甲型掩蔽盾牌
屋大维的舰队司令官阿格里巴进行了一项主要的改革,发明了一种称为&ldo;飞爪&rdo;的武器,把它们装在船上。这是一种木杆,上面镶着铁,一端有一个铁钩,另一端有一个铁环。用绳索穿过铁环,并与滑轮相联。用弹射器把这个带有铁钩的木杆投射出去,它就可钩住敌船,并通过滑轮将其拖近,然后实施攻击。阿格里巴将这种新式武器首次使用于那瑙洛库斯之战,以后又在阿克兴海战中使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参见第四章→欧洲&iddot;地中海→后三角同盟之间的战争→瑙洛库斯之战)。
欧洲&iddot;地中海
罗马、马其顿、希腊和柏加曼(公元前200‐前150年)
公元前200‐前191年,再次征服波河谷地击败汉尼拔以后,罗马开始平定内高卢(或称南高卢)的叛乱,&ldo;蛮族&rdo;人一时又被驯服了。消除了内高卢叛乱的隐患之后,公元前200年罗马在克里莫纳地区,以及公元前194年在慕第那(今摩德纳)地区,又两次取得了重大胜利。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前196年)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持续十年之久,未能决出胜负(参见1第三章→欧亚大陆&iddot;中东→迪亚多奇→亚历山大的继承者们→安提柯的马其顿、塞琉西的波斯和托勒密的埃及;2第三章→中心地中海→罗马→第二次布匿战争)。这次战争结束后,马其顿的菲利普五世同叙利亚的安条克三世结盟,企图控制希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爱琴海沿岸地区。柏加曼、罗得岛和雅典向罗马求援,罗马接受了这一请求。
公元前200年,罗马宣战斯巴达的僭主内比斯同菲利普结成联盟。随后的两年时间内,敌对双方进行了一些非决定性的作战。
公元前198年,奥乌斯之战罗马新任命的执政官堤图斯&iddot;奎因柯堤乌斯&iddot;弗拉米尼拉斯,把菲利普从‐个坚固防御的阵地中赶了出去;与此同时,罗马通过外交活动,又暗中破坏了菲利普在希腊的阵地。公元前197年,当弗拉米尼拉斯进军帖撒利时,马其顿军队主动出击,从拉里萨城出发,开始向南机动。双方军队力量基本相等,都是大约26000人。
公元前197年,狗头山之战因为有大雾,双方军队在狗头山(辛诺塞法利山)附近地区遭遇。菲利晋尽管在战斗的初期取得了优势,但是他的&ldo;法兰克斯&rdo;方阵队形根本不适合在这种崎岖不平的地形条件下作战。他的左右翼被敌军分割,无法保持一线。他的右翼击退了罗马军队的左翼,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左翼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受到弗拉米尼拉斯亲自率领下的罗马军队右翼的猛烈攻击,最终被击溃;占有优势的罗马军队右翼的一部分,可能在没有得到弗拉米尼拉斯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占有优势的马其顿右翼部的侧翼和后方发起攻击,使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并将其逐出战场。马其顿军队损失了大约13000人,而罗马军队只损失了几百人。这是机动灵活的罗马军团同马其顿密集的&ldo;法兰克斯&rdo;方阵之间进行的首次交战。
插图004狗头山之战
公元前196年,解放希腊菲利普五世被迫放弃了对希腊的所有要求,以及他在色雷斯、小亚细亚和阿卡亚地区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