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宫女与内侍出门,暖阁里便只剩两人。
北璇玑自榻上下地,慢悠悠的看似随意的在殿中走了一圈,将门口窗前扫视了一遍,然后回身看着蒲莘,“可是有什么事?”
蒲莘点头,轻声道:“今日午时梁大人入宫,梁妃娘娘与他单独相谈,奴婢虽借送茶的机会近得门前,可也只隐隐约约听梁大人说“…筹划好了……万无一失…定叫陛下亦无法可施…”这几句。”
北璇玑眼中波光一闪,然后轻轻颔首,“本宫知道了。”说着自袖中取过一串粉红的颗颗如小指头大小的珍珠手链递给蒲莘,“这你收着。”
蒲莘赶忙推托,“这等贵重之物,奴婢岂敢收。”
“这是本宫以前的旧物,不曾入册,宫中也无人见过,你放心收着就是。”北璇玑淡淡道。
蒲莘本还要再推托一下,可抬眸瞥见北璇玑神色,便接过了珠子,并跪下行礼:“那奴婢多谢娘娘赏赐。”
不一会儿,宫女与内侍回来,蒲莘喝过一口茶便离去,转往其他宫送梅花。
北璇玑倚在榻上慢慢把玩着棋子,想着蒲莘方才的话。
看来梁家是忍不住要行动了,却不知这次到底抓着了什么把柄,真这么有把握?她慢慢想着,唇边浮着一抹不可捉摸的淡笑。片刻,她扔开棋子,目光扫见宫女正捧着那瓶梅花在暖阁里转着,似乎想找一个最合适的地方摆着。
紫白的梅花插在青釉瓶中,仿佛红颜倚着松柏。
“把这梅花放你屋里去。”北璇玑吩咐那宫女道。
“呃?”宫女怔愣,回头看着北璇玑神色不似假话,忙屈身道,“是,娘娘。”
十、德音莫违2
元鼎三年,十一月初。
东始修一行抵达帝都,百官出迎。
相较于上一次北征的凯旋,此次久罗剿匪虽取得了胜利,但上至皇帝下至士兵,都显得格外的冷静。
接受百宫的跪迎后,东始修即启驾回宫,百官目送御驾离去后亦纷纷散去。
当夜戌时,梁铎换上一身便服,坐一乘两人小轿出门。轿子尽量自人少的街巷穿过,行了约莫两刻钟,到了一条僻静的小巷。行进幽暗无人的巷子,然后轿子停下,但梁铎并没有下轿,而是坐在轿里等着。
片刻,又一乘小轿抬来,在梁府轿前停下,轿里的人同样也没有下轿,小巷里只两盏灯笼照几尺微光,一片幽静。
“我的人已确认,那马车驶到风府,从车里抬进府中的男子便是风将军从久罗山上救下的人。”梁铎开口道。
对面轿中人沉吟了一下,道:“既然确认了,那后面的事便请梁大人费心了。”
“自然,这些我早已安排好了。”梁铎道,“只不过…”说到这他顿住,等着对面之人接话。
对面轿中人显然知道他的意思,道:“我自不会忘了我承诺,事后定举荐梁大人为帝城都统。”
梁铎满意的笑了,“今日找你来也不是为这事,只是你我难得相会,所以想问问,下一步该是谁?”
“太宰丰极。”对面轿中人的回答几乎是立刻的。
梁铎微微一愣,然后明白了,于是低笑出声,“确实,先扳倒一个风独影,我当帝城都统,便可掌握兵权:尔后扳倒丰极,你当太宰,主掌国政。如此一来,这帝都这大东还不尽在你我掌中,那时……哈哈哈!”
对面轿中的人显然不似梁铎忘形,冷静的提醒道:“梁大人,虽一切皆如计划,但还是小心谨慎为上,毕竟要妥当了眼前的,才能有后面的。”
“那是自然。”梁铎收笑。
“我先告辞了,明日就看梁大人的手段了。”对面轿中的人道。
“慢走不送。”
对面轿子抬起,很快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