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唐骑女主 > 第二十章 改姓汉人(第2页)

第二十章 改姓汉人(第2页)

几十年前萨曼王朝占据这里以后,更是对唐民推行了禁武、改姓、毁宗三道命令,以达成其去大唐化的目的。汉文化在这段时间被打击得太严重了!

郑渭想起了幼年时的几幕场景,那时候,他那高寿的曾祖父在弥留之际要家族里所有的男性子孙一个个走到他床前,抓住他枯槁的手,向他发誓,要牢记自己的汉家姓名,在外面可以用胡姓胡名,说回纥语,说波斯话,说昭武话,说阿拉伯话,但到了家里,关起门来,却一定要以大唐的礼仪,说大唐的话,用回大唐的名姓!

当时,七岁的郑渭也答应了,也发誓了。他那醇正的口音也是在那段时期培养起来的。

然而三年之后,当他的祖父去世的时候,那个老人就没有这么坚持了。

那时候郑渭十岁了,他记得祖父说的是:“大家也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反正咱们家现在也算大发了,就算没有大唐,咱们的日子也过得挺好。不过新碎叶那边,能接济的,还是尽量接济吧。”

慢慢的,慢慢的,郑家关起门来,也不一定都讲唐言了,郑渭的哥哥身上还有一些汉家子孙的气质了,到了他的妹妹郑湘,就甚至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了。

和新碎叶那边也还有着联系,但到了郑渭的父亲郑万达这里,却已经显得十分的淡漠,而且是逐年地淡漠。

只有作为郑家直系小儿子的他,不知怎的,从小就对大唐充满了兴趣,他喜欢唐诗,喜欢唐言,喜欢藏在密室中的横刀!少年时期,好几次朦朦胧胧的还有着设法回大唐去的冲动!

“踏着李白当年东归的道路,寻找故乡长安……”

那是多么美丽而豪壮的旅程啊!

然而那毕竟是少年人的梦想而已。

回到现实中来,置身于胡风胡俗当中,他发现,自己在这一辈的郑家子孙中,也像是一个异类——郑家在俱兰城怛罗斯一带所结交的亲戚朋友,说的可都是突厥话、昭武话或者阿拉伯话,信的可都是天方教。

一个人若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那日子过得就会像日夜不停在逆水游泳一样,哪里可能长久呢?

就像祖父所说,反正日子过得挺好的,何必为了“大唐”二字活得那么累呢。

大唐已经遥远得像一个梦,唐诗,对他的兄弟姐妹们来说最多只是一种兴趣,而不是能带来默默温情、激发血脉思念的诗篇了。

“郑兄弟?郑公子?阿齐木!”

张迈的喝唤把他叫了回来,郑渭才发现,原来自己走神了好久。

那个“郑”字,似乎也不如“阿齐木”更能激发他的反应了。

“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张迈说。

这个张特使的眼神让郑渭觉得自己糊弄不了对方。

郑渭见闻广博,熟知史事,知道中土皇朝有几次撤出了西域,但当再次回来时,那力量、那威势都是极其强大、极其震撼的!

“这个张特使虽然年轻,但他能只身来到这里,让新碎叶城的人都俯首听命,只怕也是班超、李靖、苏定方那样的人物呢!”

想到这一点,郑渭心里有些许的忌惮、些许的害怕,但不知为何,又有些许的兴奋!

聪明的他早在十几岁上就明白,郑家和新碎叶城那帮边荒土包子虽然还有联系,但所走的路已经完全不同。

长安、大唐……那只是郑渭少年时的一个梦。

俱兰城、撒马尔罕,还有阿拉伯萨曼王朝,以及后来占据了俱兰城的回纥王朝,才是凯里木·本·阿卜杜勒·阿齐木的现实。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却该如何选择?

再次面对张迈的目光,郑渭恢复了镇定与理智。

————————

人在他乡,和祖国隔绝,面对外族政权的威压利诱,面对去-中-国-化

的政策,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如果换了我们,又能坚持多少代呢?

失去了政权的自觉维持,单靠个体的文化传递,真能保证文明之火不熄不灭吗?

《唐骑》需要大家的投票支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