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曲的受众取向与作曲时候的思维,首先要考虑的是受众。
李少杰皱眉。
去靠抒情感动人?或者是如同正常歌曲那般爆发活力?
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真的是面对那些已经有了自杀倾向的人,这些类型的歌全部都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直白说教的抒情,是为了感动正常人的。
激昂向上的张力,也是为了给正常人力量的。
【预防】
但如果面对已经有了这样倾向,甚至已经准备化作现实的人。
这样的做法,0用处。
绝对不能想着“我写歌的立意要面对正常大众”。
可是还需要迎合大众,火起来,更广的传播。
难度真的很大。
想要达成预想的效果,需要换一种方式。
因为面对的,是本来就已经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的人。
这一类的人,不是靠音乐抒发情感就能拯救的。
你去做一些感动正常人的歌曲,好,成功了。
无数正常大众被你感动哭了。
你去利用这种名义写歌,好,成功了。
无数正常大众被你打了一针鸡血。
看起来似乎很好。
但其实,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还是那个样子。
没起到一点作用。
大众或许关注了,但实际上,也仅仅只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关注上。。。。。。。其实并不会有人在意那么多。
或者说,对很多大众来说,这些东西都太遥远了,与自己不沾边。
除了“消费”,李少杰想不出别的词。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点实事,那就不能消费本就很难的群体。
做歌。
第一件事,想的就是代入感。
【如果我是满心压抑,对生活绝望的青少年,会如何?】
框架基本上是成型了。
但具体怎么做,就需要换位思考。
【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起到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