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姜泽晃着右爪,顶着一张无聊困顿脸听完了众臣议事。期间任凭姜溯怎样看他,他都一改往常欣喜,懒得抬眼同他对视。
等到姜溯处理完繁杂的政务回到宫中时,有人来报说,姜泽在半个时辰前出了宫……然后不见了。
这是诸葛瑜来到姜国都城的第三十一日。
诸葛瑜本是随国之人,年逾廿五,虽相貌平平,却有松竹之姿。他祖上是尊崇道家的士族大夫,可惜前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家道中落,至祖父一代便连宅子都抵了出去。他父亲放弃了读书,转行从商后成有名义商。但与其父截然相反,诸葛瑾自小对行商不感兴趣,反而将道学捡了回来,十五岁时才学已然艳惊四座。
曾有人看重诸葛瑜的才能,举荐其入朝为官,但诸葛瑾不但拒绝之,更搞的随国国君特别小气凶残般在第二日收拾了细软,只身一人跑进深山老林隐居,颇为悠然自得。
总而言之,他确实是个非常有才华、手段,更有点小清高的人。
十三日前他有了一个姜国户籍,接着有了一个许久未曾相逢的童年好友,并且被安排住在这位友人家中。
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呢?寻常人若是经历了这种事情,大约都是要心神不安的。但诸葛瑜向来是乐天知命之人,他非但不觉恐惧,更非常愉快地展现出了他的才学,不但令他的这位“童年好友”变成了真正的好友,更在那群身份不高的士大夫中混出了一点名气。
他知道有人在看着他。
但是无所谓,做人嘛,开心就好。
这一日他通过那位好友引荐,拜访了一位大儒,与他畅聊了一个时辰,颇为愉悦。接着他离开了大儒府邸,沿着一条小走进了一间毫不起眼的屋子。
这实在是一间太过简陋的屋子。
诸葛瑜席地而坐,施施然给自己倒了杯水,慢慢道:“你终于来了。”他等了他两个月又十八日,终于见到了这个将他从山中引下来的人。
——虽然也不能说是见。
这个人隐藏在黑暗里,逆光之下他看不清此人究竟长了什么模样,只能隐约瞧见他的手似乎受了伤,还缠着白色纱布。
谜题的答案就在眼前了。诸葛瑜并不着急,整以暇喝下这杯水。接着听到了这个人说:“我找你来,是要你做两件事。”
诸葛瑜微微垂下了眼睫把玩水杯:“请说。”
从声音上判断,对方年纪并不算大。但声色之平稳,语气之理所当然,都显示其主人身处高位,从容果决。
很符合他心中猜测的那一位。
“第一件,我需要一些人手,替我办一些我不能办的事。”
诸葛瑜在心中添了一笔:对方如龙困浅水,处境十分不妙,甚至需要借住他的手来脱困。他微微犹豫,很快在备注中划去他原先猜测的那个人名,等待重写。
“第二件,”那人停顿了一下,“当朝右相已经老了,很老了。”
诸葛瑜瞳仁骤然紧缩。
五年前他以“自身学识浅薄还需多读书”为名拒绝举荐之人,真正的理由却是“随国双丞相正值盛年,朝中没有我一席之地”。然而这一句狂妄到足够引来杀身之祸的话语他只对家中父母说过,确信从未流传出去,眼前之人又如何得知?
有一刹那心脏跳动一如擂鼓,但诸葛瑜毕竟是后世那个泰山崩于眼前而云淡风轻之人,极快平复了呼吸,缓缓抬首直视帘中之人:“在下也有一个问题。”
“你说。”
“天下有识之士千千万万,为何选择出身随国的在下?”天下有才之人如此多,姜国必有不少,何必冒着被出卖的风险来用他呢?
他听到那个漫不经心的声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几十年后天下一统自成一国,何来随国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