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久前还被盟国胜利的光辉照亮的舞台蒙上
了一层阴影。谁也不知道,苏饿和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即将
搞些什么花样,或者说,它们的扩张计划和意图的界限‐
‐如果说有界限的话‐‐究竟在哪里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德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慕已经落下来了&rdo;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和平砥柱》演说
战败国的命运首先取决于战胜国对它的安排,但是,随着战胜国家之间
关系的变化,使得本来错综复杂的德国问题更加错综复杂,这样,德国人的
命运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战后大国在欧洲的争夺中。
战后德国舞台的第一幕,是由四大战胜国美、英、法、苏演出的,演出
的主旋律是改造德国。改造的目标是&ldo;四d&rdo;,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
工业化和民主化,这四个词在英语中均以&ldo;d&rdo;字母开头,并在雅尔塔和波茨
坦得到各战胜国的一致确认。但是,各大国的分区占领却使得实际的占领政
策比起初的预想有很大的不同,&ldo;四d&rdo;落实到各占领区,其意义和做法又
有很大的区别。
在囚个占领国中,美国人对待败敌德国的态度和政策是极为独特的。在
大战的尾声中美国宣称将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两年内退回美洲大陆。因此,美
国人喜欢推行的是自己的思想观念,认为思想的影响才是深遗的。它主张惩
罚和改造并举,最终使德国人转而接受征服者和它新主人的政治思想。
英、法、俄国人对美国人想通过全面改造来恢复战败德国的做法颇有异
议。1945年4月美占区主持军管事务的卢修斯&iddot;杜比格农&iddot;克莱将军在记者
招待会上宣布:&ldo;我们不是到这里来投机谋利的。&rdo;但要让其它三国这样做
显然是不可能。美国在大西洋彼岸,美国人可以一走了之,欧洲各国却不能
这样做,它们费了好大劲才打败德国人,他们不能再次任由德国在欧洲肆意
横行。因此,英、法、俄三国对待战败德国的态度要比美国人实际得多,注
重落实有限度的目标,在德国长期待下去。而不是像美国人那样空谈人的改
造和理想。
正如《曼彻斯特卫报》老资格的记者特伦斯&iddot;沓里蒂所说的那样,英国
人不容易发怒,但更不容易宽恕别人。他们同德国人有一大笔帐要算。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