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的心里没底儿,那刘福通的心里面就更没有底儿。安丰城内只有数万兵马,而且还大都是残兵败将,虽然一时间安丰城还算是安全的,但充其量,刘福通也只是在苟延残喘,闻听张士诚的十万大军已经向安丰开来,刘福通慌了,急忙派人去应天,叫朱元璋发兵安丰护&ldo;驾&rdo;。朱元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调徐达、常遇春回应天的。
朱元璋调徐达、常遇春回应天,显然是想发兵去安丰。同意朱元璋这种决定的人不少,但不同意的人就更多。李善长就是不同意的人当中的一个。只是苦于朱元璋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别人很难轻易地改变,所以李善长就在期盼着那刘基能早一点从浙江回到应天。李善长以为,也许只有刘基才能够说服得了朱元璋。因为自刘基来了之后,朱元璋对刘基几乎是言听计从。
徐达、常遇春回到了应天。可刘基还是不见踪影。眼看着,朱元璋就要发兵安丰了,李善长真是心急如焚。然而就在这当口,应天城内发生了一起变故。
朱元璋本来决定,派徐达、常遇春和邵荣这三个最善于打仗的人领兵15万去救援安丰。因为邵荣平定了浙东降将叛乱后早早地回到了应天,所以朱元璋就把调集组织救援安丰的兵马的任务交给了邵荣。邵荣很卖力,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调集了15万兵马,而且还组织了一个大规模的阅兵式,请朱元璋前去阅兵。变故就发生在阅兵的那天。阅兵的时间定在下午。上午的时候,徐达和常遇春走进了应天城。朱元璋叫他们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下午跟他一起去阅兵。可就在中午的时候,汤和慌慌忙忙地跑来告诉朱元璋:邵荣准备在朱元璋阅兵的时候搞兵变,兵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杀死朱元璋。
朱元璋听了汤和的话后当然极度震惊,但同时也很是不相信。不相信的理由有二点,一是邵荣与朱元璋已经共事多年,朱元璋在濠州城做郭子兴的亲兵九夫长的时候,邵荣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亲兵,后来,朱元璋离开濠州独自发展,邵荣是紧紧跟在朱元璋的身边的,可以这么说,邵荣和朱元璋的关系,与朱元璋同徐达等人的关系,也实在是差不了多少的,这样的一个邵荣,怎么会生起谋害朱元璋的念头?第二点,朱元璋对邵荣并不薄,邵荣当时的官名叫&ldo;行中书省平章政事&rdo;,这个官,在应天城内,仅次于朱元璋的&ldo;行中书省左丞相&rdo;,比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官位都要高,邵荣既有了这么高位的官,为什么还要对朱元璋图谋不轨?如果汤和的情报属实的话,那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邵荣有野心,想取朱元璋而代之,成为应天城内说一不二的人物。叫朱元璋多少有些失望的是,汤和的情报的确属实。是邵荣的一个手下向汤和密报的。据邵荣的那个手下称,邵荣和他的一帮亲信早就想对朱元璋下毒手了,那些亲信们三番五次地鼓动邵荣暗害朱元璋,但邵荣没有同意。许是还惦记与朱元璋共事多年的情谊吧,邵荣这样对他的得力干将赵继祖道:&ldo;我们不必干偷鸡摸狗的事,要干掉朱元璋,就大明大亮地干!&rdo;
赵继祖当时任中书参政,论官位,他和常遇春一样高。他对邵荣这种&ldo;君子&rdo;作风很是不满,但又无奈,只得同邵荣一走设计了这次&ldo;阅兵&rdo;阴谋。阴谋是这样的:在邵荣的中军大帐内埋下伏兵,待朱元璋站在大帐前阅兵的时候,以邵荣摔杯为号,伏兵冲出擒住朱元璋,然后邵荣当着众官兵的面宣告朱元璋的罪状,最后把朱元璋处死。邵荣要发动兵变的消息,徐达、周德兴、常遇春及李善长等人很快就知道了。其实也就这么几个人知道,绝大多数的人都还蒙在鼓里。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决定不取消阅兵。明知阅兵是圈套,可朱元璋还是要往里钻,因为邵荣不是好猎手,朱元璋更不是轻易就能让人套住的猎物。最终朱元璋轻易地就处死了邵荣和赵继祖。
邵荣和赵继祖虽然被处死了,但朱元璋的心里却依然沉甸甸的,浙东和江西境内的降将接二连三地发动叛乱,朱元璋似乎还能理解,邵荣和赵继祖想谋反,朱元璋就觉着问题的严重性了。他以为,从邵荣阴谋叛乱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想发动叛乱想谋害他朱元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那还怎么得了?
◎第46节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基于这种认识,朱元璋便对手下的大将越来越不放心越来越疑神疑鬼。于是,除了徐达、周德兴、常遇春等极少数人外,其他带兵将领的身边,包括驻守浙东的李文忠和驻守江西洪都的朱文正,都被朱元璋偷偷地安插了奸细。确切讲,安插奸细的事情,是汤和为朱元璋去做的。汤和干这种特务勾当很在行,一张特务网被他编织得十分庞大,从事特务活动的人数以万计,朱元璋地盘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汤和的人在活动,而且活动得还极其自然隐密,被特务暗中监视的将领绝大多数都被蒙在鼓里。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特务,定期把自己监视人的情况向汤和汇报,然后汤和再告之朱元璋。通过这些特务,朱元璋就能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各个将领的动向。这一招还真管用。有好几次,有几个将领想背叛朱元璋,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呢,就被朱元璋抓了起来,等他们人头落地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弄清楚朱元璋为何对他们的事情这么清楚。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大行特务活动,确实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