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哲学(卡耐基成功全集之三)》作者:[美]戴尔&iddot;卡耐基【完结】
前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人处世之道,堪称奥妙无穷。为人处世乃立足之本。人在世上,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生存,在生活和事业之中,怎样艺术化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有机会帮助他人,使他人为我所用,是生活能否幸福、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人将人比作冬天里的刺猬,如过分疏远就会各自觉得寒冷,但过分接近又会相互刺伤。人与人之间倘能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地步,就能在纷繁多变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卡耐基成功全集(第三卷)。为人处世哲学》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卡耐基的为人处世艺术。卡耐基所处理的各种关系都是每个人尤其是企业家、经营者可能遇到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成功范例。从他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人格魅力,更可以看到他运用自如、从容不迫的为人处世艺术。
从《卡耐基成功全集(第三卷)。为人处世哲学》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学习到卡耐基独特的人生观,它对于引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无疑是一面高扬的旗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应付生活的办法,挖掘出那些蕴藏在身心之中,尚未习惯地加以运用的能源及财富;我们也可以抛开传统,在实际行动中重新进行自我思考,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人生。
一九九八年六月卡耐基成功全集第一章卡耐基的人生观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导言
我们常会无条件的接受一些大众所认可的观念,却很少考虑到它们的真实性。例如,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项‐‐且仅有一项‐‐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出这项适合自己的职业固然要经过痛苦的自我分析,和无数次错误的尝试,然而一旦找到了,其他的一切就会各就各位,一个人也就可以倾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个假设的本身就有缺点,因为它忽略了一项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工作性质在不断的改变。各种职业的待遇和声望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消长;新职业的迭起,也使得某些旧有的职业式微,甚至从此消失。
传统的职业观念建筑在静态的世界观上,未曾考虑到:(1)一个人在40年工作生涯中所产生的性格变化;(2)职业市场需求的改变;(3)上述两项因素的交互影响。
许多人都使用这种偏颇的观念来批判自己。即使他们已经做了职业的抉择,他们仍不断地对他人和自己解释,转业并非意味着人格的改变,只是谋生方式的改变罢了!
经过25年的长期研究,我们却发现,即使一个人在转业时仍保有他第一天上班时的个性,但假以时日,新的工作足以使他的性格产生变化。在选定对象做这项长期研究之前,我们对这个事实也一无所知。我们以为,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某一种职业,并且终身固守。回顾起来,这些假设实在过于天真,然而在讲求稳定和安全感的50年代,这些假设却十分合理。事实上,和现在一样,50年代也有不少突然转业的现象存在,只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cháo却把这种行为视作是离经叛道,是身居主流者所不屑参与的行动。
不论是过去或现在,我们都可以在人们的工作环境中发现一个极富启示的事实:不同职业的人会有不同的思想、言行及外表。就算是在同一个行业里面,人们也会因职务内容的差异而展现不同的风貌。举例言之,一些医生就告诉我们他们可以很快区分出整形外科医生(外向、严厉、像个军人)及实习医生(安静、喜思考、充满书卷气)来。同样地,一些开业多年的律师也说他们能很快看出哪些人是法院律师(好表现、具侵略性、有演戏细胞),哪些人则专留在办公室内,替一些公司行号做顾问,处理法律事务(行事谨慎,注重细节)。由此看来,每一个行业里的人不但可以一眼就识别出自己行业里的成员,而且还能根据各人的专长做出更细微的区分来。
既然如此,何以当某人要进入某个行业以前,心理学家却无法给他明确的指示呢?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可以做为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大多数的人在加入某一行以前,他们的外表或行为看起来都不像那一行的成员;日后他们看起来就会像了,因为这一个职业会逐渐地塑造、同化他们。
在一些大学毕业后转入企业界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发现的真实性。当这些人还是大一新生时,他们之中很少有人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进实业界。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在学校里选修的科目中看出来。在50年代,人们并不像今天这么热中于选修商业课程;事实上,他们不屑选这些课程。大多数我们在50年代末期调查过的学生都有一个想法‐‐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他们在知识界扬眉吐气的最佳机会。对他们而言,做阿诺德。汤恩比及爱德蒙。威尔逊是一个比经营&ldo;通用汽车公司&rdo;更值得追求的目标。尽管如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认清了一点:不论这些有野心的年轻人是否情愿,他们之中大多数的人最后终会踏入企业界,因为没有其他行业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所有学有专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学生时代所公开倡导的反商情绪很可能会带来麻烦。我们的问题是:这些麻烦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譬如说,他们是否会觉得替一个商业团体做事对他们而言是大材小用,或者更明确地说,是&ldo;降格以求&rdo;的行为?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能逐渐克服这种情绪,如果能的话,要花多久的时间?
当那些喜爱人文学科或主修自然、社会科学的学生,最后仍免不了踏入企业界时,他们原先那种&ldo;一个人仅有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rdo;的看法就注定要受到严厉的考验。无疑的,不论当初他们选择的是历史、生物化学、社会学、英国文学或数学,他们都曾尽量试着采取这个领域所专有的研究态度与方式。对他们而言,他们选择的不仅是一个学科,也是一个可供他们栖息终生的场所。他们本以为他们已找到自己命定要从事的&ldo;唯一&rdo;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并发现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们会坚守自己原有的&ldo;天职&rdo;,抑或是重新找寻另外一个?如果人们一生中真的只能有一项最适合的职业,而他们可能早已找到这个职业,那么他们的一生也就无法再找到另一个适合的职业了。假使情形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大可预期随着时日消逝,会有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觉得,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再有学生时代那种专注的热忱;不论是对他们的雇主或他们日常的工作,他们都有疏远的感觉。
在50年代末期及60年代初期,&ldo;疏离感&rdo;是一个流行于青少年间的字眼。但如果&ldo;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个职业&rdo;的假设是正确的话,这些青少年在成人期所经历到的疏离感程度,应该要比他们少年时期的严重许多。更糟的是,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之所以想要有这种感受,是因为他们可以向朋友卖弄,(&ldo;老兄,我感到很孤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rdo;)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当年互相吹嘘的伙伴都已解散,而他们也不再需要这种感受时,这种感受却依然留在那儿,并长期性地骚扰他们的内心。这种职业上的疏离感不但影响到他们日常的情绪及工作上的成就,而且也影响到他们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