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或许会瞎说,苏联的重炮却不会瞎说。
后来松本再去看时,辎重兵的那个战壕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原先的位置上只有一个被炮弹炸出的大坑,坑里的土看上去白燎燎的,好像被火烧过一样。坑的边缘还有没完全烧焦的襟章和刀把,以及带血的碎肉和骨头……
松本能侥幸躲过一劫,除了选址正确外,还缘于无意中得到了&ldo;土遁秘法&rdo;的相助。
那天在把战壕挖好后,松本仍然疑神疑鬼,心神不宁。为了使自己安心,他就把用来垫背包的宽木板抽出来,用于盖住洞口,接着又在洞口蒙了块毛毯。
苏军炮击时,松本的&ldo;章鱼罐&rdo;也挨炸了,他差点被倒塌的掩体活埋,正是木板和毛毯救了他一命。
在木板和毛毯的遮挡下,沙土只埋到松本的肚脐眼,双手还可以活动。靠着两手拼命扒,他才得以从&ldo;章鱼罐&rdo;中挣脱出来,也因此把木板、毛毯的组合称为&ldo;土遁秘法&rdo;。
三角山上,每天都会有日军士兵死去,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活埋,松本能屡屡逃生,连他自己都认为是神在保佑自己。
松本的职业是个医生,参战之前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属于无神论者,可是在这种天天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环境下,他也不知不觉地成了求神保佑的信徒。
两笔账
关东军在诺门罕战场上的糟糕表现,引起了参谋本部的极大不满。
一直以来,关东军都是日本军方的第一宠儿,特别是对苏实行全面备战后,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从巨额的军备开支到最精锐的部队,要什么给什么。
付出越多,期望就越高,诺门罕战役之前,在日本宣传机构的卖力鼓吹下,&ldo;无敌关东军&rdo;已经名声在外。很多陆军高官的潜意识里,关东军不战便罢,真要拿出来练练,击败苏军不过是小菜一碟。
可惜最终被做成小菜的却是关东军。
第一次诺门罕战役失败,说兵力有限,投入不足,道理上还算说得通,到第二次诺门罕战役,飞机、坦克、大炮,全上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亲自指挥调度,可实际上第二次败得比第一次还要惨。
从1933年对苏备战开始算,关东军也足足练了6年之久。这6年里面,练的就是怎样进攻苏联,怎样突破苏军的各个阵地。结果呢,要么是阵地攻不下来,要么是攻下来也站不住脚。
请问一句,花那么大代价让你们练,你们练的这究竟叫个什么玩意儿?
早在第二次诺门罕战役即将全面展开时,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就为是否要轰炸蒙古机场而红过脸,当时参谋本部认为此举可能会招致苏军的报复,关东军不听,硬是把参谋本部甩在一边,越权作出了轰炸决定。
在日本陆军这个圈子里,输赢从来都是原罪,越权轰炸只是第一桩,其他烂谷子的事也都让参谋本部给陆续倒了出来。
比如参谋本部曾征求关东军的意见,想把归参谋本部直辖、驻于青岛的第5师团拨给关东军,以增强对苏作战的实力,未料热脸贴了冷屁股。植田一口回绝,说关东军完全能自己搞定苏军,用不着第5师团插手。
看到事后第23师团鼻青脸肿的惨样,参谋本部别提有多火了:难道我的第5师团比特设师团还要差,你跟我较得着这个劲吗?
上级的脸已经明显黑了下来,但关东军似乎一点都觉察不出,照旧我行我素,甚至变得比以前更高傲。参谋本部翻旧账,他们就找资本‐‐
是谁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建立&ldo;满洲国&rdo;,从而为日本开辟了数倍疆土?是我们关东军!
是谁创建和训练了日本在大陆的主要军事力量,使日本在大陆实施进攻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支援?还是我们关东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平时就是相互利用,参谋本部利用关东军的影响力,来提供自己在国内政治界的地位,乃至与本国政府直接对抗,而关东军也趁机坐大,俨然以日本在大陆的&ldo;小政府&rdo;自居。
参谋本部养虎成患,那只虎越来越不听招呼了。
1939年7月16日晨,苏联空军轰炸齐齐哈尔西南的富拉尔基江桥。显而易见,这是苏联缓过手后,针对日军轰炸塔木斯克基地一事展开的报复。
关东军一边在东北边境实行灯火管制,进入一线战备,一边向参谋本部打报告,要求也对苏军的蒙古机场进行轰炸,反正一句话,不能白挨打。
1939年7月17日,关东军收到了参谋本部的答复,参谋本部否决了轰炸提议,并且告诫他们&ldo;注意隐忍&rdo;。
不能轰炸也就算了,&ldo;隐忍&rdo;两个字让参谋们很是不爽。他们捏着拳头大叫:&ldo;说话能不能打打草稿,什么叫隐忍,隐忍就是对苏军屈服,就是污辱日本帝国!&rdo;
看来,非得来点干货不行了。作战课立即给小松原发去急电,催促他尽快确定总攻时间,以便启动第三次诺门罕战役。
电报发去很多封,却没动静。原因是小松原非常犹豫,除了炮兵尚未到位外,这位前敌指挥官面前还摆着一堆烂账,里面有两笔账最让他头疼。
第一笔账,原先是正数,如今成了负数:步兵。
日军步兵曾是小松原的骄傲,尤其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无论射击还是格斗,其单兵技术都被认为远在苏军之上。可是第二次诺门罕战役打响不到半个月,损兵折将已达万人,关东军增拨的那两千多老兵也很快就被填进了无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