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节没听出异常,点点头,说:“下月便是府中祭祖,沈倾墨八成还要随长安的礼官来晋阳。算着时间长安那边应该已经出发了,沈倾墨就是现在日夜不停地往回赶,也有些晚了。”
李流光靠在车上,好奇问:“那他这次来晋阳是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替三皇子拉拢人心。”霍节压低声音,说:“前些天国公府遇刺的消息传到了长安,陛下十分震怒。三皇子自诩正统,便急急派沈倾墨来慰问国公爷。”这些都不算什么秘密,沈倾墨也是光明正大出现在国公府。霍节唯一想不通的是,沈倾墨不先进晋阳城,而是拐去小韩庄杀人,那些人到底什么来路?
他回府第一时间便将遇到沈倾墨的事告知了晋国公,谁知道国公爷已自沈倾墨口中得知此事。沈倾墨大大方方表示是私怨,霍节想到那句“狗杂种”,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他不提,李流光却忍不住问:“沈倾墨到底什么人?我们家祭祖和他有什么关系?”
霍节的表情一时变得古怪,犹豫地看向李流光。涉及皇室丑闻,虽然人人都心知肚明,但却无人敢直接讲出来。李流光看霍节的表情一时讶然,福至心灵般想到什么,“不会吧?”
他既已猜出,霍节干脆破罐破摔,点点头小声道:“长安都传言,沈倾墨是陛下的儿子。”
李流光:“……”
入住清竹园的贵客,母亲的反应,李流光立刻意识到这大概并非传言而是真的。不过……“沈倾墨不是沈国公的孙子,皇后的外甥吗?那……”
霍节的表情更加古怪,李流光近乎秒懂!皇帝给带的绿帽,不认也得认。
这个八卦冲淡了沈倾墨昨夜行为带来的郁闷,也冲走了李流光随着马车一晃一晃而来的睡意。霍节看他的样子,笑问:“七哥儿昨晚没睡好?”
李流光点点头,没再提沈倾墨,伸手推开了车窗。街上熙熙攘攘的声音立时变得喧闹。作为李氏皇族的龙兴之地,晋阳的商业相当繁华。李流光记得前世在哪里看过,历史上大唐城市推行的一直是“坊市封闭”的政策。居民区同商业区划分严格,无论是商业活动时间还是地点,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但这里却不大相同,颇有宋朝坊市合一的意味。只李流光这一路走来,便处处都有茶坊、酒肆、面点、彩帛等各种店铺。若不考虑衣饰打扮,四周的建筑,同后世刚刚改革开放的小城市也不差什么。
他同霍节谈起,霍节对这些完全一窍不通。李流光笑笑便又换了话题。
马车一路走的十分通畅,晋国公府大大的标识便似交通指挥哨。行人远远看到就已纷纷避开,绝没有任何不长眼的人敢来冲撞李流光。很快马车便到了造纸坊。李流光下车后很是称赞了一番母亲的眼光。
这座造纸坊套用李流光熟悉的一个词便是“前店后厂”,不仅批发还走零售。附近又有着晋阳郡督办的官学和几家私学,无论地理位置还是商业位置都十分优越。
知道李流光要来,李母安排的掌柜早早等到门口。对方是一个看着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笑容可掬地一口一个“小少爷。”李流光知道他是母亲的心腹,对掌柜的态度十分客气。略微说了几句,李流光便请掌柜将原先造纸坊资格老一些,且识字的工匠喊来。掌柜不知李流光用意,但同小韩庄管事一样,对他的命令执行的一丝不苟。等人前来,李流光直接拿出摘抄的方子,问他们多久能看到成品。
因着交通不便的缘故,这个时代造纸,原料的选择更多贴合地利。如蜀地产竹,造纸的原料便为竹。江南种稻,造纸的原料便是稻草。树木多的地方人们利用树皮,靠近海边,造纸的原料赫然是芦苇及破烂的渔网。以此种种,取天时地利。当然原料不同,造出的纸也各有不同。
李流光考虑到晋阳的环境,及这个世界的运输速度,也只能贴合地利。他挑出的几个方子,原料选用的是杂草及麦秆。前者荒地到处都是,后者晋国公府自家的庄子就足够供应了。
他态度平和,几名工匠原本还小心翼翼。但涉及到各自熟悉的领域,工匠们拘谨尽去,拿着方子当着他的面争论起来。
“杂草如何造纸?不妥不妥。”
“麦秆倒是听过,但造出的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会坏了纸坊的名声。”
“这卫生纸是何物?柔软、吸收好?吸收什么,难道是墨汁?”
“这几张方子配料看着古怪,同时下有些不同。”
李流光温和地看着他们争论,并不出声打断。源于前世的习惯,他对技术工种向来保持着某种敬意。等到几人争不出结果,同时看向李流光,他才出言道:“这是一名术士留给我的方子,不管正确与否,都按上面的做。”
对这个世界的普通人而言,术士便是权威的代名词。几名工匠一听方子来自术士,立刻便换了态度。不仅不再挑剔,反而一副如获至宝的欣喜,参杂着自己驽钝,无法理解高深学问的愧疚。
李流光微微挑眉,再一次认识到术士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