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将曹操早年对匡扶汉室的热血消磨光了!
汉室这次真的危险了!
曹操已经不愿维系表面的和平了!‐‐早在汉室对小狐狸下手的时候,就注定曹操以后对汉室再也不会客气了!
曹操和荀彧的关系现在如阴霾密布,之前是频频通信,无话不谈,是朋友,是知己,是战友,是老师,但现在只有客气和冷淡。
董昭成为了传声筒。
阴云一旦散去,寒风如刃,雷雨密布。
对于董昭的意思,荀彧自然明白不应该阻止,但他还是给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ldo;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rdo;
这话说的真好!
可曹操是君子么?
当然不是!
正真的君子只有一人!
荀彧!
荀令君!
如冰之清,如玉之絜!
这乱世百十数年间,真正的君子唯有荀令君一人也!
和董昭说这个话,等于真刀实枪的和曹操对着干。
当时的曹操看似是退让了,把魏公和九锡改成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后来发生的事看似水清平和,实则是曹操的反击迅速而猛烈!
曹操让夏侯渊出兵把马超的残余补众扫荡平了!
并以此借口,让荀彧劳军,在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
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看似高升了!
实则远离了洛阳那摊混水!
未几,夏侯渊大捷!
曹操的地图又大了一点
曹操又把荀彧调回了邺城!
回了邺城后,荀彧却称病不再去丞相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犹记初见时,金戈铁马中,荀彧曾言:&ldo;彧不才,只求能寻一明主,以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rdo;
曹操也曾豪放大笑,极为喜悦:&ldo;文若,吾之子房也。&rdo;
&rdo;
扶大厦于将倾‐‐荀彧匡扶汉室的心从未改变,也许这就是君子的特质,对心中信念、原则的坚守。
吾之子房!
可一心想要复兴韩国的张良,戎马半生用尽智谋为高祖统一天下之后,却是自己亲手,毁掉了所有复国的希望。
对于荀彧的倔强,曹操也很头疼:
怎么处理荀彧,实在棘手,杀,舍不得下手,毕竟跟了自己那么多年,有感情,有功劳;
不杀,荀彧是汉室的铁杆,成了自己的绊脚石,而且又臭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