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按照先前所作的某些规定,加强防务准备;这一命令将从9月3日起生效。当天召开的内阁特别会议决定,所有有关执行瑞典中立的规定不仅应适用于目前正处于战争中的国家,而且也应适用于可能卷入战争的任何其他国家。此外,瑞典政府还决定同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一起分别于9月1日、3日和19日宣告中立。而且,瑞典也参加了比利时国王发出请柬邀请交战国进行谈判的行动。9月9日,议会开会,国王又在开幕式上演说中表示瑞典决心置身于战争之外,同时强调必须大大增加军备费用。在以后几个月的时间里,瑞典便致力于加强国防,并同所有交战国建立了关系。它从几个大国那里得到保证:不但它的中立将受到尊重,而且这种尊重将体现在做到尽可能地不干扰它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然而,瑞典的商船队还是深深感到大战给它们造成的影响。瑞典船只不得不屈从德、英两国的管制,而早在1939年9173月的第三周,就已有几艘瑞典船只被德国鱼雷击沉。瑞典当时即向柏林提出抗议。11月25日,瑞典叉抗议德国在厄勒海峡南部布雷,这是根据瑞典的四公里海域要求提出的。此外,瑞典还因德国军用飞机越过国境提出了抗议。第二节苏芬战争1939年10月19日,由于苏联邀请芬兰就某些具体的政治问题进行谈判,1斯堪的纳维亚各国首脑在古斯塔夫国王的提议下,在斯德哥尔摩会见了芬兰总统。会见时讨论了与阿兰群岛的防务有关的对芬兰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可是,没有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准备提供军事援助,尽管当时的瑞典外交大臣散德勒赞同进行这种干涉!2但他的政府却坦率地宣称:瑞典不能派遣军队,因为这一步骤可能会使瑞典最终卷入战争的漩涡。有人曾说,这一决定是受到了瑞典当时脆弱的防务地位以及瑞典政府忽视了立即动员其工业资源这一事实的影响;这后一步骤直到1940年1月之后才被采取。1不过,瑞典已作出允诺,只要芬兰需要,它将给予军事以外的援助。10月7日和9日,瑞典政府分别对柏林、伦敦、巴黎、罗马和华盛顿采取了外交步骤,以期说服这些国家拯救芬兰摆脱威胁着它的危险。此外,瑞典又于10月12日会同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对莫斯科采取了一项外交步骤,强调了芬兰同北方国家的团结;政府还训令它在柏林、伦敦、巴黎、马德里、罗马、东京和华盛顿的使节,倘若被人间到此事,则应申明芬兰和俄国的冲突将会在瑞典造成严重局势。10月23月,做德勒告诉俄国驻斯德哥尔摩的公使科隆泰夫人,瑞典把芬兰的亲北方倾向及中立视为波罗的海的一个均衡要素,因之如果苏联使芬兰的这种地位发生任何变化,则将影响到俄国同瑞典关系的基础。211月2日,向莫斯科递交了一份关于这一内容的官方政府公报。在苏芬战争爆发的时候,瑞典的中立第一次经受了174十分严峻的考验。对阿兰群岛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已被否决。至于瑞典的总的态度,对&ldo;中1关于这些谈判以及随后发生的芬兰和苏联的&ldo;冬季战争&rdo;,均可见《概览,1939‐1946年:轴心国的初期胜利》,第2编,第3章。2后来散德勒从外交部告退,其直接原因即他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持有不同意见。1奥克&iddot;特尔斯特吕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对外政策》(akethulstrup:svenskutrikespolitikunderandravarldskrit),斯德哥尔摩&iddot;邦尼埃,1950年版,第9页。2林德:《瑞典的中立政策》,第13页。
立&rdo;这一字眼的使用是小心回避的。3&ldo;尚未发生任何情况使我们要改变开始以来所采取的态度。&rdo;1但是人们感到,国际局势使瑞典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政府,于是,在12月14日,一个由各主要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宣告成立。在那天之前,外交大臣散德勒因反对瑞典在阿兰群岛的政策而辞职,受命继任他的遗缺的是一位职业外交家克里斯田&iddot;根瑟。新政府在向瑞典人民发布的一项公报中提到了苏芬战争的爆发,并对芬兰所处的困境表示深切的关注。但是,他们同时又强调说:&ldo;我们在言论和行动中要遵守必要的审慎态度,以免给政府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和危险,&rdo;这是&ldo;我们大家和每个人的民族义务。&rdo;这一&ldo;精神上中立&rdo;的要求,是重申首相于10月12日发出的呼吁,同时也显示了对德国人的种种要求无可奈何的屈从,德国人的种种要求在战前即已开始,而在大战爆发后则压力越发加剧了。必须说明,大多数瑞典人民在整个大战期间对于政府的这一要求是始终服从的,其结果正如特尔斯特吕普所写的:&ldo;早就出现有一种远离现实的、不健全的中立空想,它提出这样的意见,譬如说战争实际上与我们毫不相干,中立国在道义上远远胜过那些卷入战争的大国。&rdo;2当一些报纸不理睬这一&ldo;完全中立&rdo;的要求时。政府却还是设法强制实施它。3此外,对一些以&ldo;攻击口吻&rdo;表示反对&ldo;一个外国强权&rdo;的报纸,政府提出了几起诉讼。起初,这类诉讼的矛头只是指向共产党报纸;但是,1939年12月,著名新闻记者蒂尔&iddot;内尔曼由于在民主报纸《挑战报》上发表了攻击希特勒的文章而被判监禁三个月。11940年。政府草拟了一项在战时或在有战争危险的时期严重影响新闻自由的法令;2按照该项法令,一些违禁的个别报纸有时被没收了。3这项法令于1944年废除,关于废除该项法令的决定于1945年得到了次届议会的批准。然而,瑞典政府尽管忧心忡忡,想避免发生任何可能得罪某个大国的事情,但并未使他们停止向芬兰提供一切军事以外的援助。12月7日,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其他国家一起公开发表声明,鼓吹国联应当采取措施以促成苏联和芬兰间的和平谈判。但是,&ldo;当国联于12月14日谴责俄国对芬兰的行动时,瑞典代表恩顿却在代表全体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发言时发表了一项宣言,对于可能采取制裁的问题表示有所保留。4可是,与此同时,由于国联宣布俄国为侵略国的决议,并指令向芬兰提供那种符合瑞典人民自然倾向的援助,瑞典援助芬兰‐‐特别是在人道主义范畴‐‐的愿望却得到了加强。事实上,要求站在芬兰一边进行积极干预的呼声到处可以听到,但德国马上就毫不含糊地指出,这种做法将被看作是对德国的敌对行动。因此,瑞典政府不得不将其采取的政策局限于所谓的那种&ldo;非交战国的干涉主义&rdo;的范围内。1瑞典罄其所3同上书,第14‐15页。1p&iddot;汉逊(pahansn),1939年12月1日在诺尔彻平的讲话。a&iddot;2特尔斯特吕普:《瑞典对外政策》,第15‐16页。3同上。1特尔斯特吕普:《瑞典对外政策》,第7‐8页。2因为这一法令影响到宪法基本法中的一条,因此必须由连续两届议会通过。3一些报纸,包括《哥德堡商务报》(gotebshandelstidnn),因刊载了详细描写德国在挪咸的暴行的文章而被没收。4林德:《瑞典的中立政策》,第16页。1布里塔&iddot;斯科特斯堡-奥曼:&ldo;斯堪的纳维亚对外政策今昔&rdo;,《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斯堪的纳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