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真逸哭笑不得:“大舅舅,我明明说了这些东西可以随你处置,你怎么还给我银子。”
李一金摇头:“这些都是你的东西,我不能昧下来。”
于是甥舅俩开启你塞我推模式。
塞了半天,宁真逸也累了。他把银子往桌子上一放,坐下来道:“这些年,没有舅舅照顾这些花花草草、鸡鸭鱼羊,它们早就死了,怎么可能结果、繁衍?是舅舅养活了它们啊!这些银子是舅舅应得的。我知道舅舅疼我,可舅舅也要为表哥表弟想想啊。”
李一金本来推拒得很是坚决,但想到儿子们,他也确实犹豫了。宁真逸一看有戏,又把银子和账本一起塞进李一金怀里。
李一金犹豫了一阵,道:“确实,没有我照顾它们,它们早就死了。既然你要给,给我三成就好。它们到底是你的东西,没有你的东西,我想照顾都没得照顾,更不要说有产出。”
宁真逸摇头:“自家亲戚,谈这个太生分了。但既然舅舅这么说……不如这样。外甥这次回来只是祭祖,以后还是要委托舅舅继续照顾它们的。所有的产出,舅舅拿走四成,剩下六成给我。”李一金正欲说话,被宁真逸伸手止住:“你就当是我这个外孙给外公外婆的孝敬。这些可不全是给你的,还有一成是给外公的呢!”
外孙孝敬外公,很合理啊。李一金也没权利代替他的老父亲拒绝,不过账本还是要给,宁真逸有权知道自己家的东西都去哪里了。
见舅舅终于想通了,宁真逸赶紧拿了四成的银子塞给舅舅,账本塞给媳妇。
李一金见外甥和外甥媳妇感情好,笑得也很欣慰。想了想,他又说:“逸哥儿,你好好跟你媳妇过日子,不要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纳妾。记住了噢!”
宁真逸赶紧点头,又说:“其实银子倒是其次。主要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多给外公外婆吃一些,对他们身子有好处。舅舅拿了这四成的产出,千万别一心只想着攒银子,也多给外公外婆、表弟表妹吃一些。老人吃了健康长寿,小孩吃了能长高,还能长聪明呢!”
李一金表示不信:“还能长聪明?”
宁真逸果断道:“你看真琦真泽,他们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
李一金想起小外甥和外甥女如今身强体健,聪明伶俐的样子,顿时心头火热:他们忙忙碌碌一辈子,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若自己的孩子也能长成真琦真泽这样……老大今年十九岁,都娶妻了,来不及了。老二笨,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一样来不及。老三九岁,老四六岁,倒是可以补救一下。
从始至终,他就没考虑过闺女。不过宁真逸那个表妹今年也十六了,已经说了人家,明年就要嫁人。李一金想给小孩补补,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像五弟李嘉茂一样考科举,出人头地。至于一个丫头片子,受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他根本没想过女孩子也能念书,就好像真琦,她念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只能嫁人?
李一金根本想不到自家外甥打算谋反,自然也更加没可能想到,万一外甥谋反成功了,女孩子也能当官……
说完正事,李一金又有闲心闲聊了,他用幸灾乐祸的口气说起宁文瑞一家:那年真泽下场参加县试,一次性拿了三个案首,成了村中第二个小三元。宁文瑞却没有这样的文才,他那次连县试都没过,童生的功名被县太爷撸掉了。县试三年两考,他又试了几次,终于在去年勉强再次考中童生功名。倒是宁文瑞的儿子大宝,大名叫做宁俊才的那个,比他还早考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
要说七岁的童生,在别的地方也算是聪明,不过有宁真逸兄弟俩珠玉在前,宁俊才的聪明并不显眼。只有那些进了私塾,真正开始念书的人才知道,小小年纪就能考过童生是多么少见的事情。
又说起宁文瑞的妻子赵氏,她真的超级能生。宁文瑞养好了腿以后,能下床做一些轻省活计,赵氏也不用继续一个人照顾五个孩子一个大人,再包圆全家家务了。她终于有了闲暇时间,然后第二年她又生了俩。又过了两年,又生了一个。后来赵氏生怕了,上县里找老大夫给她吃了绝育的药,才终于没有继续生。算算年龄,赵氏今年也就二十五岁吧。因为她年纪轻轻生了太多孩子,据说如今整个人憔悴苍老得好像四十多岁的老妇,而且照顾八个孩子也确实令人心力交瘁。
宁真逸算了八个孩子的年龄,发现除了宁文瑞断腿那一年,赵氏真的就是一年一两个地生,一共生了五次!宁真逸光是听听八个这种离谱的数字都感到害怕呢,更不要说亲自照顾孩子的赵氏了。她过的什么日子啊?宁真逸连想都不敢想。
“她一个人怎么照顾那么多孩子啊?”宁真逸忍不住问了出来。
李一金哂笑:“哪里是她一个人照顾?他家的老大宁俊才已经九岁,老二也有八岁,老三七岁,他们兄弟三个念着书呢,平日里也没有山上下河的跑,还算好弄。大丫头菊月也是八岁,她领着七岁的二丫梅月带弟弟妹妹。当初你们分家,他们拿了十五亩地和一百多两银子,又不用买房子。第二年你就在村里卖那三种新粮了。他们吃得饱饭,自然有闲心折腾。宁文瑞看他媳妇一个人干活累,去牙行买了两个人呢,放在家里帮着赵氏干活。现如今日子还算过得去,除了他们当家的老考不上秀才以外,应该是没什么发愁的了。去年闹旱灾,宁文瑞又在路边买了几个小孩子回去,现在他三个儿子连书童都用上了呢!”
说完宁文瑞,又说别家。
给宁真逸家种地的佃户白家,跟宁真逸关系不错,当年跟着宁真逸学了很多饲养动物的技巧,如今也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了。但他没想过跟宁家抢生意,养的东西都联系了外地的商家,定期给临县的酒楼供货。
给宁文瑞种地的佃户赵家,因为主家要交税,每年收获的粮食三成要交给官府,五成交给宁文瑞,剩下两成才是他自己的。要不是红薯玉米土豆的产量大,只怕赵家人得饿死!更要命的是白家人天天就在旁边种地,两家人的体型、面色差异太大。赵家人越想心里越不爽,已经跟宁文瑞闹了好几次。
诸如此类的。
甥舅俩把村里各家的八卦都聊了一圈,终于满足了他的倾诉欲,心满意足地走了。夫妻俩身边放瓜子壳的小碟子上,都已经堆满了。
等李一金聊完离开,两口子光嗑瓜子喝茶都饱了。宁真逸赶紧拉着殷淑雪逛院子,散散步消消食。
可以看得出来,李一金照顾这个院子十分精心。
院子里的各类果树,受灵泉的影响,都长得十分茂盛,但显然照顾它们的人一直有在修剪它们,所以树都长得不会特别高,哪怕最高处,架个梯子也能够到。它们甚至没有高过屋顶。果树们没法向上长,只好横着长,在地面上投下一大片树荫。可以想象,夏天一定很凉爽。
三年前离开的时候,鸡群只有二十只,这是宁真逸刻意控制的结果,但如今鸡群已经变成一百多只。为了容纳这么多鸡,鸡圈那块地方又多了两个大号的鸡舍,内部结构和当初宁真逸定制的那个差不多,只是一个鸡舍能容纳八十只鸡……
其它动物的情况也差不多:宁家的牛已经多到可以在春耕的时候租给村民用了;羊更是每年都要杀几只,否则快要没地方养了;兔子太过能生,厨房前的空地已经被兔笼占了三成,这还是定期抓去县里卖兔子的结果,来不及卖出去的兔子就宰了腌制,做成肉干再慢慢卖;六年前宁家人离开的时候,宁真逸在后山圈的那块地只有六只鹿,如今已经有三十几只,现在全县的鹿茸都是宁家在提供。县里老大夫已经不要别家供货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