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银子来自当地的税收,你税收只有那么一点点,为什么却有三倍的钱可以支出!?而且物价贵得离谱,一个鸡蛋竟然要二十文!?这是吃金子呢!?两堰县的鸡蛋三文两个!番禺城的鸡蛋卖二十文一个!!!!还有布料,谁家的麻布竟然敢卖一尺一百文!?这是明抢吧!夏季给衙役发绿豆汤,一斤绿豆八十文!
呵呵!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整本账本写的都是特别敷衍的假账,就是那种……笃定查账的人看不出问题,或者干脆就没有人会查账,所以往上面随便写。
宁真逸已经不敢去想县城的粮仓会是什么样子了,但是该看的还是要看,否则回头出什么问题,自己哭都找不着调。
账本上写着:存粮三十六万石。
宁真逸原本觉得,这三十六万石的粮食里,能有一半是正经粮食,就很不错了。结果到了粮仓一看:全是陈粮,发黑的那种,就这样,数量还对不上。说好的三十六万石,宁真逸目测这里能有十万石就能喜出望外了。
说真的,粮食有耗损是正常的,但你这差额也太离谱了吧!粮仓里的粮食连账目上的三成都没有!
宁真逸怒发冲冠地找到老县令,质问他钱粮的问题,谁知这昏官竟然还敢跟自己诉苦!说番禺是穷乡僻壤,年年刮大风。大风一过,粮食就欠收。库房里的银子和粮食都是他自己垫的!
这话说出去,就问你老县令自己信不信吧。宁真逸抱着手臂,用那种“编,你继续编”的眼神看着他,老县令说着说着,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收了声。
这老东西,口口声声说自己多么勤勉、多么节俭,勒紧裤腰带贴钱也要往县衙垫银子……可九品的县令月俸就那么一点点,他垫得起?更何况他看起来一点都不瘦!整个人白白胖胖、红光满面的,还自称老迈!看不出老迈在哪里,只看出他肯定是个鱼肉百姓的狗官。
交接的过程持续了三天,这三天宁真逸是越看越气。整个县衙跟筛子似的,处处都是漏洞,随便查个什么东西,就能查出一串问题。什么收受贿赂草菅人命都是寻常,宁真逸还从卷宗里看出了一个可能性,一个商队都不往番禺城来的原因,那就是:番禺城的衙门,和劫匪、海盗都有勾结!
就这么个破地方,早些年竟然月月都有商人被山中的匪徒抢劫,运气好的活着到了番禺城,只是损失了财物,运气差的连命都没有了。渐渐的,商人都不来了,番禺城没有商业活动,再加上有个酷爱盘剥百姓的黑心县令,百姓的日子自然越过越穷。更何况番禺确实经常刮大风。
宁真逸来之前查的信息足够多,知道这县令每年的考评都是中——就这种人还能得“中”!?这厮要没有后台,我宁真逸跟他姓!
五天之后,糟心的交接终于结束了。
宁真逸看着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破得不行的番禺城,心中苦笑:辛辛苦苦干六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宁真逸在城里转悠了几天,就看完了整个破破烂烂的番禺城,怎么说呢?破城完全没有抢救的价值,推倒重建的话,居民没地方安置,干脆在附近另外盖一个新的番禺城算了。
盖房需要人,需要粮,需要建材。人手一时半会儿别想变多了,建材的话……带来的工匠已经在带人挖黏土了,烧制青砖还需要一些时间;石板则需要向附近采石场下订单;宁真逸最后拿出了水泥方子,让为数不多的那几位对自己忠诚度最高的工匠把水泥研究出来。至于粮食,粮食真的太少了!
现在是四月,春天最重要的当然是种地!
宁真逸到了乡间田地巡视,农人果然都在地里干活。他跟田埂边的老汉聊了聊,发现此处的农业非常原始,就是二月份的时候把水稻种子往水田里一撒,就完事了!?没有施肥、没有育苗,只是把种子撒田里!?而且这地方落后到连中原使用了好几百年的水车都没有!种水稻需要农人一桶一桶地提水来维持水田的水位!
头大,合着还得先教此地的农民种地。幸好他带了擅长种地的农夫来,不然真的完蛋了耶!
宁真逸把整个番禺城的情况全部摸清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次开荒是真的要从零开始,第一年只怕除了搞农业以外,别的都不要想。
先找人在沙地开荒,种番薯,平日里薅番薯叶做蔬菜;玉米和花生照样套种;土豆不特意当作主食种植,只在房前屋后地栽。
番禺城水脉丰富,宁真逸让木匠在河岸边做了很多水车,大大减轻了照顾水田的工作量。如此,一个月后,整个番禺城也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景。虽然百姓的生活没有变好太多,但他们已经看见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于此同时,京城,懿王府(三皇子)的书房里,刚刚收到消息的懿王摔了一地的瓷器:“宁真逸!殷华清!毁本王大计,本王要他们好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