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中心内部合理布局,可以使管理有序,方便参展商和观众,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布局设计要根据一般展览的内容、性质和室外环境的具体形式来确定。
展览中心内部规划中,最重要的是人车分流的场内交通系统一定要完善。人可以在展馆连廊里走,货物从专用通道运,要避免人流物流交织影响内部交通的状况。应设有独立的卸货区,并预留充分的展品传送周转区域,这能够极大地方便布展。另外,设置足够容量的停车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就有5万个车位的停车场。
如果展览中心规模较大,展厅之间要有免费的穿梭巴士,方便参观和组展人员快捷地到达各展厅。还可以在展厅间增设回廊,将展厅之间互相衔接,形成宽敞的人流枢纽区域,使人流压力充分缓解。
餐饮网点等各种服务机构要分布到各个展馆周围,便于展商、观众就近使用。另外,保留大片的绿地和专门的休息区,以便为展商、观众在工作或参观之余提供休闲场所。这些部分的布局虽然是细节问题,但却是很能体现代化展览中心高水准服务的。
4。展厅要素规划
展厅的规划要考虑的要素很多。比如是否有柱子、楼梯间、出入口、天花板高度、灯光装置、冷气暖气、地面承重情况等。现在我国的一些展览中心还都存在诸如廊柱过多、层高不足等若干问题。如今,科技水平的提高已经解决了展馆建筑的一些技术难题,如大跨度无柱展馆结构和展馆顶部轻型材料的应用等。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问世并被大量应用到展览中心建设中来,现代化展览中心的建筑科技含量会更高,更能满足展商、观众和物业使用者的需求。展厅规划的要素主要有:
(1)展厅外观
展览中心的建造设计材料要体现功能性,要求展厅建筑本体坚固、耐用、美观,能起到很好的保护内部环境的作用,但外观并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国外的展览中心一般都很注重经济实用性。如慕尼黑展览中心外观并不豪华,看上去类似一排排的厂房或仓库,但展商和观众需要的设施一应俱全,非常实用。
会展管理
第四章会展场馆和设施设备管理(2)展厅面积
展览中心的展场总体面积趋向于越来越大。根据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UMA)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欧洲有24个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中7个超过20万平方米。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室内展场面积就有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我国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共拥有16个展厅,展厅总面积16万平方米,有国际标准展位10200个,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会展中心,并成为世界上单体展馆面积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
一般情况下,展厅内规划的每一个展位的尺寸和展位数量决定了需要多大的净场地面积,再加上展场通道、防火安全等因素,展厅面积可适当放宽,通常展厅面积计算大约为净面积的2倍,还要加上主办单位的场地或服务区等空间面积。展厅面积太小会给人以拥挤、局促的感觉,而太大又会给人一种冷清、人气不旺的感觉。
国外现代化展览中心的展厅基本上都是单层、单体。单层单体1万平方米的展厅,正好是长140米,宽70米,处于人眼的正常视觉范围内,观众不容易迷失方向。展厅最好可以自由分开使用,所有展区的使用价值均等。
(3)展厅的层高
经向观众调查及多方论证,与底层相比,二层展厅的观众会减少一定的百分比,到三层则更少。这和展品进出的方便性和观众的心理因素有关。所以,展厅最好是单层的。每层高度应符合大多数展台设计要求,适合布展作业。过低的天花板无法满足某些展览要求,如帆船展、大型设备展等,它会阻碍较高的设备安置,而且影响声音的发散。而超标准的过于高大的展馆不但浪费资源,又会使置身其内的观众产生“蚂蚁化”的感觉。一般来说,每层高度13—16米是基于一般展台设计的要求,比较适中。
(4)地面条件
地面条件包括地面状况和地面承重条件。大部分展场的地面为混凝土,如果铺地毯,在吸音和观瞻方面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地面的承重条件如何决定能否展出很重的设备,有些重型机械展对这方面的要求就很高。在展品运输、展品安置和展品操作等方面均应考虑地面承重能力。展览中心必须提供分区的地面承重数据,以便于布展和保障展览活动的安全。如对地面承重条件有疑问,展览主办单位应于搬入展品前向展览中心查询。
(5)细节问题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展厅规划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要加以仔细考虑,如出入口、卫生间、通道宽度等等。这些部分规划是否合理,与展览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型展览中心一般都在展馆入口安放多台门口机,采用读卡过闸的管理方式,观众和来宾在进入展馆前必须先登记个人信息并领取卡片,方可凭卡进入。入口可以分为一般观众、专业观众、工作人员入口等,便于管理和统计。在展厅中,要根据人流量设置足够的人员出入口,根据物流量设置足够的通往卸货区的出入口。这可以满足功能分区的需要,以及分解集中办展时的大量人流和物流。
紧急出口必须标识清楚,便于疏散;通道宽度关系到展品运输和场地安全,在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场内人流量、防火需要等因素,在展览期间一定要保证通道的畅通,不允许展品、废弃物品等胡乱堆放在通道上;卫生间也不容小视,它是体现展览中心服务水准的重要场所,必须方便人们就近使用,时刻保持清洁。
5。布展空间规划
展厅的规划是为展览活动服务的,在布展时,展示设计的每个具体空间与展厅的整体规划将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这里需要提到布展空间规划问题。
展厅的平面规划应根据展示内容的分类,划分各具陈列功能的场地范围,按照展出内容的密度、载重、动力负荷,结合总体平面的面积合理分配位置,确定具体尺度。同时,要考虑观众流线、客流量、消防通道等因素,结合展览会的性质特点,规划出公共场地的活动面积。以上各项平面要素的组织划分都应以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展厅的立面规划组织应在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各具展示功能的地面分区,考虑展线的分配,确定具体的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要结合展示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展出场地现存的建筑结构、风格来实现空间的过渡和组织处理,考虑协调空间环境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展览中心的场馆规划要以人为本,注意空间环境的开放性、通透感、有机性,方便展览活动的开展,给人以自由亲切的感知。尽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运用高科技成果。各种设计必须与四周的环境协调,且不污染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展览中心场馆规划,应该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三、展览中心设施系统管理现代化展览中心一般都配备了为展览活动服务的一整套设施,并借此提供高质量的展览服务。展览中心的设施系统主要包括:
1。供电
展览中心主供电线路一般为三相交流电,线路频率为50赫兹,标准供电电压为220380伏(单相电压220伏,三相电压380伏)。主变压器的最小容量应为高峰负荷的150%。展览中心的供电系统要满足不同展览活动的电力要求,在线路负荷方面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并且展厅内要设有足够的电源接口和插头。
展场用电必须有严格的规定,电器安装时必须保证线路连接可靠,充分考虑通风及散热,不与易燃物直接接触,以免发生意外。参展方如果需要24小时供电或延时断电必须事先向中心提出申请。在展场内使用的电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禁止使用碘钨灯、霓虹灯、电炉和电热器具。展场用电及安装灯箱必须提前将用电图纸报展览中心有关部门审核、经同意后方可实施,并由展览中心工程公司派出电工指导装接电源。
2。给水排水
展览中心的供水系统负责采暖区域的循环馆网、空调的冷冻水管道、卫生间的冷热水供给等等。排水系统包括整个展馆的冷水、热水和废水排泄系统。给水排水设施是为展览活动提供生活用水、美化环境用水和消防用水等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展厅规划是要考虑设置足够的给水口和排水口,时刻保证输水管道的畅通。
3。空调
展览中心在开展期间有大量人员聚集在室内展厅中,因此展厅的空气质量显得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展览活动的效果。展厅的空调系统主要可以调节人们所需要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洁净度,使人们长时间处于舒适状态。现在一些较新的展览中心还采用了天窗自然换气系统,由计算机按照内外部环境温度、湿度自动控制调节窗的开启度,提高了展厅内的空气质量。
在办展期内,主办单位如果要求使用空调,必须提前向展览中心提出申请。使用空调期间,主办单位必须协助做好门窗的关闭工作等,做到人员进出随手关门,以确保空调的效果,减少能源的浪费。
4。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