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神宗心烦意乱的时候,沈括主动请求出使辽国,继续谈判边界的领土归属问题。他对神宗说:&ot;臣仔细查阅研究了资料,近年来,在我朝与辽国所签订的所有条约,准确的边界应该是以古长城为国界,而辽使所讲的黄嵬是位于长城之南30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它理应是我朝的领土。辽人是欺负我朝无人知道黄嵬的准确位置,故意挑衅想发起战争。臣请求皇帝准许,让我出使辽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跟辽人辩明是非,说清曲直。&ot;说完,沈括就把有关条约的副本拿出来让神宗过目。宋神宗看过后,喜形于色,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他对沈括说:&ot;负责谈判的大臣们都是酒囊饭袋,谈判了几天,竟然没有搞清楚黄嵬的来龙去脉,差点误了大事。&ot;于是宋神宗就任命沈括为出使辽国的全权负责大使,去谈判黄嵬一带的归属问题。
沈括到辽国之后,辽国的宰相杨益戒亲自出面和他谈判边界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正式谈判之前,沈括就先让自己的随员把带来的条约副本和北方边界地点的地名、位置等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在谈判中,沈括不露声色,镇定自若。在一连几次的谈判中,对于辽人提出的问题,随员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双方共谈了6次,而沈括和他的随员们每次都处于上风,所谈的内容符合宋辽双方条约公允的规定,辽国人也找不到任何破绽。辽国的宰相杨益戒恼羞成怒,原形毕露说:&ot;宋朝连这几里地大小的土地都不忍割舍,这不是明明想断绝和大辽的友好关系吗?&ot;沈括毫不退让,据理力争:&ot;军队作战,理直士气就是旺盛,理曲士气就是衰退。杨宰相不会不清楚这一点吧。黄嵬虽小,可是条约上明白无误地写着应属大宋,你怎么能说是我们破坏两国关系呢?这是你们背弃自己祖先的信义,置以前签订的条约于不顾,想强占我大宋的土地,并且不惜以武力相威胁。我想你们以此为借口出兵恐怕不能说是名正言顺吧?辽国的老百姓也未必会为了这几里大小的土地就愿意和大宋朝开战吧?大宋虽然软弱,但也未必就怕和你们辽国打仗。&ot;一席话说得那个嚣张的宰相杨益戒哑口无言,他看到沈括和他的使团成员们软硬不吃,就只好上报辽国皇帝,再另想别的办法挑起战争了。
第54节:沈括的三张面孔(2)
沈括出使辽国不辱使命,从道义上制止了辽国以领土问题为借口而发动战争的企图,黄嵬终于也没能成为新的宋辽战争的导火线,沈括的出使功不可没。在出使辽的路上,沈括绘图记载了所过地方的山脉河流的情况和当地风俗特点,了解了北方的人心向背,做成《使契丹图抄》呈报给北宋朝廷,它对日后宋朝处理北方边境的许多事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光彩的一面
沈括与苏轼是好朋友,这两名在历史上都有杰出贡献的大家,最终却分道扬镳。沈括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自古文人相轻,进而相轧相害是常有的事情。皇帝在沈括面前夸奖苏东坡,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于是检举揭发苏东坡诗中有讥讽朝廷之意。章惇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指控他&ot;大逆不道&ot;,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39位亲友,100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ot;乌台诗案&ot;。
当时,北宋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坚决反对,总是阻挠新政实施。所以,当时在朝野内外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是势不两立的。可是,苏轼一向是个不会见风使舵的人,他总是实话实说,所以遭到了新旧两党的厌恶。起先苏轼反对变法,受到了新党的排斥;后来,旧党上台,苏轼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又不同意全盘否定新法,遭到了旧党的戒备。再以后,新党又把旧党打了下去,为了争权夺利,又把苏轼归于旧党。沈括在政治上倾向于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加之与苏轼的个人恩怨,就伺机陷害这位好朋友。
元丰三年,苏轼被调任为湖州太守,当时依照惯例,调职官员要写一份&ot;谢恩表&ot;,然后刊行在&ot;邸报&ot;(当时北宋官方的报纸)上。他在表上写的一些话又让新旧两党产生了愤恨。表中有这样几句话,意思是这样的:&ot;皇上您知道我愚昧,难以追随那些新进的权贵,又不能适应形势;可是您看在我虽然已经年老,却不爱生事,就派我去管管小民……&ot;在他的这份&ot;谢恩表&ot;里,&ot;新进&ot;、&ot;生事&ot;这两个词让人听出了弦外之音。谁是&ot;新进&ot;?谁又爱&ot;生事&ot;?人们对新党一阵嘲笑,沈括当然对苏轼就更为不满了。他于是趁机向皇上奏了一本,说:&ot;苏轼的谢恩表讥讽时事,包藏祸心,怨恨皇上,讥谤讪上,渎职谩骂而没有人臣之节,现在人们已经在争相传诵,他这一举实在是搞得朝野轰动,万死也不足以谢皇上。&ot;另外,沈括还从苏轼写的诗文中摘出了六十多条词句作为证实苏轼不满朝廷的材料,他诋毁苏轼&ot;讪上骂下&ot;,还举出具体的例子:&ot;陛下教群吏学法令,他却说&39;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39;;陛下发青苗钱,本来是接济贫民,他却说&39;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39;;陛下推行盐法,他却说,&39;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39;……&ot;沈括大肆毁谤在先,接着,御史中丞李定也跟着上表,还列举了四点苏轼该杀的理由。一时间,苏轼因为一份&ot;谢恩表&ot;竟然惹祸上身。皇帝将这件案子发到御史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