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天东跑西颠,看不见他有安分的时候。摄影部办青年记者培训班,请他讲讲采访社会新闻的体会,早就跟他打过招呼,但从不见他坐下来准备,办班的人提醒了几次,果然准时上讲台,带着厚厚的讲稿还有若干张卡片。从中国讲到外国,从鲁迅讲到黑格尔,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有理论,有实践,令听课的老少同行折服。
讲课的时候,离他去巴格达还有五天,他在课堂上说,要去巴格达,要当卡帕,最好是单身男青年,别结婚。
如果你因此相信了他是预见有巴格达之行,才没谈恋爱,甚至以为他会为事业抱独身主义,那可就上当了。
他刚来新华社那年,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当时两伊战争还没结束,他整天嚷嚷要去贝鲁特。他问介绍人,姑娘有尼康吗?她能去贝鲁特吗?具备这两条,我就同意。态度挺诚恳,气得介绍人骂他傻瓜。他笑嘻嘻的,好像真有点傻。
装傻,是他应付难题的绝招,这招数到巴格达还真用上了。临战的巴格达,不许任何外国记者随便拍照,背相机上街被视为&ldo;违法&rdo;。老百姓不懂英语,他不会阿语,除了&ldo;西尼夏比撒狄克&ldo;(中国记者好朋友),说完这句话,就冲人家傻笑。老百姓莫名其妙,看他样子和气,便朝他友好地挥挥手,不再纠缠。
在巴格达机场采访联合国秘书长时,他又一次靠装傻得逞。军警命令所有记者列队进入一间屋子与德奎利亚尔见面。他俯首听命,规规矩矩,趁其不备,一个急转身,迈腿跨过栏杆,几步小跑,追上秘书长一行,紧贴着贵宾往里走。这回真的是后有追兵,他却佯装不知,抢到最好的位置,拍到令美联、共同记者望尘莫及的镜头。
有道是大智若愚。识不透他的狡黠才真是犯傻。
(本文原载《人民摄影》1991年2月13日头版)
附录四 红色在行动
‐‐记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
新华社记者罗更前
影星阿兰•德隆到京,在一个不允许任何记者拍摄的场合,却有一台相机硬是挤了进去,操作这台相机的是个穿红色上衣的青年记者。
京津公路上,一辆&ldo;奔驰&rdo;牌轿车,以140英里的时速,紧紧尾随着公安局的警车,车上坐的又是这个身着红上衣的青年,在抓获杀害北大研究生的凶犯时,他按下了快门。
外交部招待所起火,迅速到达现场,冲进火场,端起相机的,还是红色上衣……
这个经常身着红色上衣活跃在新闻现场的青年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他喜欢红色,需要红色,他认为红色有紧迫感,红色热情、好胜,容易给人留下记忆,为下次采访提供方便。
一年半之前,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师,再往前,他是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学生。凭着他的勤奋,凭着他那一张张用草板纸裱糊的半生不熟的作品,去年1月,他敲开了新华社的大门。从那时起,摄影部的发稿栏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几乎每天都有。同行们很快就将这个名字和那来去匆匆的红色身影对上了号。就在小唐担心自己的潘太克斯相机不定哪天就会因劳累过度而罢工的时候,他领到了尼康。
&ldo;发我两台尼康……&rdo;,他激动得像范进中举一样逢人便讲,以致在工作时不慎被裁刀铡破了手。几天后,他又因如愿地领到了镜头,高兴地一跃,头撞在门框上,打了&ldo;补丁&rdo;。小唐的确兴奋过度,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战火的士兵才懂得武器精良的重要。
就在大家认为唐师曾踌躇满志、如鱼得水的时候,小唐突然感到心虚了。他拼命向有经验的记者学习,希望能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他有一大帮师傅。他一面向周围的同行拜师求教,一面像当年着迷于世界战争史一样开始津津有味地研究世界著名的新闻摄影记者是如何工作的。
他敬佩美国的罗伯特•卡帕,在踩上地雷的一瞬间还不忘按一下快门,并含笑死去,他觉得为自己所酷爱的事业献身是值得的。
他把路透社驻菲律宾首席摄影记者维科所说的&ldo;我为我的传真线拼命&rdo;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只着眼于他每天的发稿量,只关心他的&ldo;老板&rdo;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照片、人民想看什么新闻、自己怎样拍到这样的新闻。他希望他的读者能在采访现场、在见诸报端的新闻照片署名中结识他、承认他。从他领到相机到现在的400多天里,他已经向国内外发出了700多张照片,这样的工作效率确实令新华社的同行们刮目。
有人觉得他不像是官方通讯社记者,这大概是因为他不够气派,或许是因为他的采访途径太不正式。确实,小唐获得的许多采访线索是有点邪门儿,这是因为他的人缘儿好、交际广,从掌握实权的政府官员到某传达室的看门老头都是他的结识对象,都有可能成为他的&ldo;眼线&rdo;。
人们看他憨厚、滑稽,而且又姓唐,便给他冠以&ldo;唐老鸭&rdo;的外号,他欣然纳之。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他的机敏。谁能相信他曾经采用被值勤人员抓进去的方法接近采访对象,他曾经大敞着镜头,风风火火地将一张张新华社摄影部的广告煞有介事地塞进值勤人员手里,当人家展开阅读时,他已混进了包围圈,到达了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