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处事,向来是赏罚分明,有罪必罚,有功必赏。成大事者必懂赏罚之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月二十六日,柴荣下诏重赏了高平之战的有功将士,特别是赵匡胤。
经此一战,赵匡胤彻底走红,再加上他的上级张永德在柴荣面前极力称赞赵匡胤智勇双全,柴荣特意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从此,赵匡胤飞黄腾达。不过《宋史太祖本纪》却说封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是在随后的晋阳之战后,未知孰是。
‐‐‐‐‐‐‐‐‐‐‐‐‐‐‐‐‐‐‐‐‐‐‐‐‐‐‐‐‐‐‐‐‐‐
(1) 《旧五代史周世宗纪一》卷一百一十四
(2) 《新五代史冯道传》卷五十四
(3)(4)《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
(5) 《册府元龟帝王部宽恕》卷四十一
(6) 《册府元龟帝王部招怀五》卷一百六十七
(7)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
(8) 《读通鉴论五代史下》卷三十
陈桥驿在汴梁以北二十里,当时黄河远在陈桥之北,二十里的路程需要走多远?普通人只需要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而已。赵匡胤率领的是最精锐的禁军,区区二十里是不可能累到走不动的,差不多一个小时足够了。
契丹南下,是非常重大的军情,前线十万火急,按理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北上。至于军队拖垮,军队抵达前线时也不可能立刻投入作战,还是镇州的藩镇兵辅助。即使立刻开打,那柴荣率军迎战刘崇于巴公原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军队疲劳的问题,樊爱能、何徽的临阵叛逃,并不是体力问题,而是信心问题。
如果每隔二十里就要休息一天,什么时候才能抵达镇、定?赵匡胤讨伐北汉的时候,当时情况不属万分火急,而且是宋强汉弱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并没有每隔二十里就休息一天,而是直接开达了一百多百里之北的滑州才作休息。
还有就是喝酒,为什么要喝酒?其实很简单,需要给自己多睡一会找个借口,然后部下用这个时间来互相联系,做好兵变前的理论铺垫。如果不喝酒,赵匡胤是没有理由睡那么久的,如果起的太早,戏就演不下去了。
宋灭北汉时,赵光义亲征,他的第一站是澶州。澶州距离汴梁三百多里。二十多年后,契丹大举南下,赵恒率军北上迎战,第一站是滑州,滑州距离汴梁也有二百多里的路程。赵匡胤在陈桥突然停下来,不可能是因为走累了,还喝了酒,很难理解。
如果王溥真的暗中联络了王溥,那赵匡胤建国后,为什么不重用王溥?四年后却免掉了王溥的宰相。王溥在周宋易代那一年,也只有三十八岁,四年后也不过四十二岁,这个年龄并不是该退休的年龄。
再者,如果王溥果真如苏辙所说,暗中投靠赵匡胤,阴效诚款的话,那就是不世之功。可在宋史王溥传中,一个字都找不到。魏仁浦传也没有记载,至于范质,他对兵变完全就不知情。赵匡胤对部下都很厚待,这是事实,比如李汉超、王全斌、曹翰,还有许多。敌国首脑中,高继冲、周保权、刘鋹,都受到了厚遇,安享数十年太平盛世。
通知家人的是楚昭辅,赵匡胤率兵在外,家人都在城里,谁也不好说不会出现意外,所以派楚昭辅进城。但楚昭辅进城,却不仅是安慰家人,李焘说&ldo;又遣楚昭輔慰安家人。殿前都点检公署在左掖门內,時方闭关,设守备。及昭辅至,石守信开关纳之。&rdo;
石守信等人没有做丝毫犹豫,他们和赵匡胤私情再好,遇到这等重大的兵变,丝毫不犹豫,也不问清兵变情况,立刻开门迎纳,不太符合人情常理。赵匡胤的母亲杜老夫人在兵变后说:&ldo;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rdo;什么大志,不就是兵变即位吗?赵匡胤预谋兵变,杜老夫人不可能不知情。赵匡胤派楚昭辅入城,是方便与家人的联络。
五代纭纭乱世,是武夫大将最喜欢的时代,就是因为有兵柄,可致富贵。&ldo;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rdo;宋初诸将其实都是从五代经历过来的,和安重荣、杨光远、杜重威、李守贞等人没什么区别。如果赵匡胤不给他们许下什么厚重的承诺,他们怎么可能会凭白拥戴赵匡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拥戴赵匡胤的理由是&ldo;主少国疑,我等立功也不得加赏。&rdo;说到底,他们拥戴赵匡胤,还是符合自己的私利。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不对他们许下重诺,他们就突然拥戴赵匡胤,不合人情常理。赵匡胤是雄主,这不假,但柴荣也是雄主,在征淮南的时候,柴荣因事回京,有些将领就开始四处剽劫,甚至还强掠民女,如赵晁、白重赞等人。
赵匡胤用法不可谓不严,但犹有王全斌掠蜀、曹翰屠江州。皆为私利而起。王全斌入蜀后,纵容将士掠人子女财货。宋初武将不可能改掉五代以来将骄贪财的积习,没有私利可啖,不会有人支持赵匡胤。即使是他们主动拥戴赵匡胤,他们怎么知道,赵匡胤得志后会不会对他们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