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周世宗在位多少年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关于交趾,公元1076年,宋熙宁九年,交趾出兵攻广西,陷钦州、陷廉州、陷邕州,进行大屠杀,&ldo;交人尽屠其民,凡五万八千余口&rdo;。在此之前,&ldo;广源州蛮&rdo;侬智高起兵攻宋,居然能横扫广西。

占城国倒是与宋建立了朝贡关系,但占城最早与中原政权建立朝贡关系时的在位皇帝是谁?就是柴荣。南汉时期的大将梁克贞率兵攻占过占城,南汉只有两广之地,犹能与占城刀兵相向。大食早在耶律阿保机创业早期,就与契丹有朝贡,契丹国志&ldo;高昌、龟兹、于阗、大食、小食、甘州、沙州、凉州&rdo;。大食每三年朝贡一次契丹,贡物价值数十万缗。大食国还屡次请求契丹皇帝赐给他们公主嫁过来。回鹘也向契丹朝贡,还有新罗、西夏。

宋朝并非一无是处,从来不否认宋朝有其伟大以及可资借鉴之处,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否定哪个朝代,而是以史为鉴。宋朝立国三百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骄傲,也有耻辱。不独宋朝如此,其他朝代也是这样,所以不能完全肯定宋朝,也不能完全否定宋朝,这都是不客观的。

第三章志在天下

二内修政治

1

帝王掌管天下,治理万民,不可能由他一个人来处理复杂的事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有一群能力出众的人才代替他去做具体的工作,这就有了官场。官场,是国家机器执行其统治意志的权力机构。

国家权力机构是一个政权的存在核心,没有人来做官办事,也就不存在政权了。从政治角度上讲,古代的阶级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最顶层的是帝王,最底层的是百姓,而处在中间层的就是官吏。帝王基本上是不会和百姓发生直接接触的,而官僚阶层则可以上传下达。

一个国家,与其说是帝王统治,不如说是官僚统治。帝王如果想治理好国家,他需要做的只是治吏,自古治国便是治吏。吏治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安危存亡。如果皇帝无能,只要官僚体制健康的运转,帝国就会平安无事。但如果是整个官僚体制出了问题,后果就非常的严重。

官僚制度出现问题的时代,基本上都集中盛世的后期和乱世。自唐安史之乱后,官场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堕落。特别是五代时期,出现了许多鲜廉寡耻的官吏,他们瞒上欺下,四处伸手捞外快。

当然更多的官吏并没有这么不堪,但他们处事圆滑,只务虚不务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每天尸位素餐,备员而已。柴荣准备亲征刘崇,群臣集体投了反对票,就很能说明问题。柴荣意识到,如果不对官场进行改革,换一些能干的官吏上来,他什么事都做不了。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的春天刚刚来到,柴荣就在官场投下了一颗炸弹,他下了一道诏书:&ldo;令录之官,政理之本,亲民总务,在干与廉,虽铨衡旧规,每常慎择,而缙绅多士,难以具知。爰开举善之门,以广用才之道。应在朝文资官翰林学士两省官内,有曾历藩郡宾职州县官者,宜令各举堪为令录者一人,务在强明清慎,公平勤恪。其中有已曾任令录,亦许称举,并当擢用。不拘选限资叙,虽姻族近亲,亦无妨嫌,只须举状内具言。除官之日,仍署举主姓名。若在官贪浊不公,懦弱不理,或职务废阙,或处断乖违,并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rdo;(1)

从这道求贤诏书中,我们看到了柴荣励精图治的决心和敢于向官僚系统宣战的勇气。柴荣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来官员举荐非人要承担连坐责任的,但他提出必须举荐&ldo;在朝文资官翰林学士两省官内,有曾历藩郡宾职州县官者。&rdo;却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并不是说没有从政经验的人就一定做不好官,但这却是最节约成本和最稳妥的办法。用人和用兵一样,用熟手最好,至于新人,可以慢慢培养,拔苗助长的效果如何,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过了。

柴荣是个认真做事的人,他不像有些皇帝只搞些花架子,热闹过后,自己说过什么全都忘了。柴荣有很多缺点,比如他性子有些急躁,但至少他为人诚实,他甚至公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有时也会犯错误,请大臣们给他挑刺。他不怕被人说到痛处,只求听到大家的真心话。

二月二十三日,柴荣下过一道《求言诏》,这道诏书内容很长,但写的很真诚感人,而且是用一种朋友之间交心的方式和群臣交流。《求言诏》: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朕承先帝之灵,居至尊之位,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常惧昏蒙,不克负荷。至于刑政取舍之间,国家措置之事,岂能尽是,须有未周,朕犹自知,人岂不察。而在位者未有一人指朕躬之过失,食禄者曾无一言论时政之是非,岂朕之寡昧不足与言耶?岂人之循默未肯尽心耶?岂左右前后有所畏忌耶?岂高卑疏近自生间别耶? 得不求骨鲠之辞,询正直之议,共申裨益,庶洽治平。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量之深浅,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应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方求名实,岂尚虚华,苟或素不工文,但可直书其事。辞有谬误者,固当舍短,言涉伤忤者,必与留中,所冀尽情,免至多虑。诸有司局公事者,各宜举职,事有不便者,革之可也,理有可行者,举之可也,勿务因循,渐成讹谬。臣僚有出使在外回者,苟或知黎庶之利病,闻官吏之优劣,当具敷奏,以广听闻。班行职位之中,迁除改转之际,即当考陈力之轻重,较言事之否臧,奉公切直者当议甄升,临事蓄缩者须期抑退。(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