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乱世红颜歌君不闲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因为我们刚才说了,当时太平公主还有太子李隆基两个人都很有势力,唐睿宗李旦办任何一件事儿之前都得先征求他们的意见,无论是什么事儿都得是先跟太平公主商议,然后跟三郎李隆基商议,这么商议下来呢,这些宰相职位还能够被睿宗李旦左右吗?当然不能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就争着来瓜分这几个位置了。当时一共空出四个宰相的职位,后来吵来吵去,怎么安排的呢?两个分给太平公主的人了,另外两个就分给李隆基的人了,这样一来,唐睿宗本来把宰相都罢免掉,以为自己能够安插一些势力,没想到最后和原来还是一模一样,还是他的妹妹和儿子在左右着这个局面,那这个事情一出来,唐睿宗李旦可真是灰心了,灰心之余,他想清楚两个道理,哪两个道理啊?第一个道理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现在是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可是不管他们怎么难分高下,反正他们的实力都比自己强,自己想要让他们鹬蚌相争,然后坐收渔翁之利,看起来不太容易办到。换句话说,他自己没有本事驾驭这两个人,这是他得到的第一个结论。他得到的第二个结论是什么呢?第二个结论啊,是他们两个这样龙争虎斗,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而且还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国家不能够定于一尊,政局越来越混乱,大唐的国力也在削弱之中。这不是唐睿宗李旦愿意看到的事情啊,那咱们说唐睿宗李旦他面对这样的局面,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啊?

我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就是面对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局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为什么呢?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还有他们的经历都不一样,那现在唐睿宗李旦面对着这样一件事情了,他应该怎么反应啊?咱们也应该要考虑考虑他的经历和他的性格了。唐睿宗李旦经历是什么样的啊?他的经历极端复杂啊,两度当皇帝,当然被废掉的时间比当皇帝的时间更长,在这个政治漩涡之中反复沉浮,反复沉浮造成了他什么样的性格啊?我们翻过去的史书,发现所有的书中对唐睿宗李旦的性格,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的话,那就是&ldo;让&rdo;,退让,他形成了这样一种退让的性格。你看当年,他本来是当皇帝的,后来他的母亲武则天当太后,他觉得母亲比自己更强势,玩儿不过母亲,怎么办?主动把皇帝的位置让给母亲武则天了,这是让了一次。那后来呢,武则天当了皇帝,让他当皇嗣,当了十好几年了,可是母亲的想法有变,又把他的三哥李显从外地给接回当时的京城了,李旦一看当时的情况又不好怎么办?再让,把皇嗣的位置又让给三哥李显了,后来李显从皇嗣的位置上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帝了,又要给他一个皇太弟的名分,他怎么样啊?他还是让,坚决推辞不干,就安心当一个亲王,那么李旦这样让来让去,是不是他性格特别恬淡的结果啊?这倒不能这么讲,每次他让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地方,玩儿不过别人的地方。可是尽管如此,这样一次一次退让的经历,也就造成了他一种遇事就退的性格,什么事情出现了,他可能先抗争一下,一看抗争不过,马上让字就浮现在脑海之中,那现在还是这样,他一看自己摆不平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了,怎么办呢?还是让吧,干脆我不当这个皇帝了,你们谁有本事谁当,我让位得了,可是他想把这个皇位让掉,他肯定还要考虑,让给谁啊?当时太平公主是一支力量,太子李隆基又是一支力量,到底让给谁好呢?我想唐睿宗李旦从李唐王朝发展的大局考虑,还有从中国古代自古以来的这种父子相承的继承原则考虑,他还是选择让给他的儿子李隆基了,产生了让位的想法。

画外音:

唐睿宗李旦无疑是一位悲剧人物,他第二次登上皇位的时候,原本想整顿朝纲,改变国家的混乱状态,但在唐朝的政治漩涡中,睿宗李旦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左右,更谈不上左右朝政,&ldo;让&rdo;字成为这位皇帝的历史写照,那么一向退让的唐睿宗这次又要怎样让位呢?

蒙曼:

那么产生让位的想法就要实施啊,就在景云二年四月份,也就是唐睿宗李旦,刚刚当上皇帝才十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啊,李旦就召集文武大臣,三品以上的高官一块儿来开会,这些人来了之后呢,睿宗就跟他们讲话,是这样讲的,他说,&ldo;朕素怀澹泊,不以万乘为贵,曩为皇嗣,又为皇太弟,皆辞不处,今欲传位太子,何如?&rdo;什么意思呢?说我是一个个性非常恬淡的人,平生就不愿意当皇帝,你看过去,让我当皇嗣我没干,让我当皇太弟我又没干,现在虽然是历史把我推上皇帝这个位置上来了,可是我还没想干,我想把这个位置传给我的儿子,传给太子李隆基,大家看怎么样啊?他跟大臣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那咱们说,这些三品以上高官,他们听到这个问题,他们是什么反应啊?这些人当时不好作反应啊,首先他们当时很吃惊,皇帝怎么年富力强才不到五十岁呢,而且才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要退位啊,另外他说出退位,让我们做反应,我们没法反应,你要顺着他说,是啊,皇帝,你是该退位了,你不是把皇帝给得罪了吗?原来你们这帮人早就盼着我退位啊,这不行,如果你跟皇帝讲,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我们绝对不跟着你的儿子走,我们就认准你一个人了,那你不是把太子给得罪了吗?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啊,这都得罪不起啊,所以这些大臣搞得是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回答好,都沉默了,那都沉默只好退朝了,睿宗李旦就跟他们说了,你们回家好好想想吧,明天再给我一个答复。你看这些大臣在朝堂上他们什么也不说,可是一退朝这些人可就都四散而去了,到哪儿去了?各找各的主人去了,他们这里有些人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有些人是太子李隆基的党羽,赶紧给自己的主子传信去啊,所以马上太平公主还有太子李隆基就都知道皇帝要传位这个动向了,那他们得有反应啊?怎么反应啊?

太子李隆基这时候马上就派自己的一个手下出面了,跟皇帝讲啊,说我现在是坚决不敢担当大任,请皇帝陛下您为天下苍生考虑,还是继续当皇帝吧,他推托了,我不能干,我干不了,我们可以想像李隆基为什么要这样表态啊?毫无疑问他得这样表态,你总不能说,刚听见有这样风吹糙动,赶紧说那行,是不是我明天开始上班啊,那不能这样讲,容易引起皇帝猜忌,他是推辞了,那他推辞了,另外一个重要当事人太平公主又是怎么样反应呢?太平公主别忘了,她当时在不在长安啊,她不在长安啊,我们上一集在《姑侄斗法》这一集里我们讲过,她跟李隆基互相争斗的过程当中,唐睿宗李旦就把她安排到蒲州去了,把她放到山西去了,所以当时她想直接表态也没法表态,而且从原则上来讲,人家睿宗在考虑要不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也没她什么事,她也不方便表态,可是不方便表态,不意味着她不关心啊,她太关心了,怎么办呢?她就把自己一个党羽派出来了,由她的一个党羽来替她表态,那么这个人就找到了唐睿宗,跟唐睿宗讲啊,&ldo;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岂得遽尔!&rdo;劝唐睿宗不要放弃权力,怎么劝的呢?说你现在还年轻啊,而且四海之内苍生都在仰望着你呢,你怎么能说撂挑子就撂挑子呢,那大家说这个劝法,劝得好不好?这个劝法非常好,你看他其实是站在太平公主一边的,但是他绝不拿太平公主说事,他拿唐睿宗李旦本人说事,而且说两件事,第一,你还年轻,第二,所有人都仰仗着你,依赖着你,你想谁不愿意听别人自己年轻,夸自己有威望,别人都仰望自己啊,所以他这么一番恭维,把睿宗李旦恭维得心里暖洋洋的,心想是啊,又没人逼我现在,我才当了十个月皇帝,何必一定要退位呢,我怎么就不再享受两年呢,因为有这么私字一闪念,这个睿宗李旦又退回去了,那就算了,既然你看李隆基也不愿意接这个班,你们又都劝我不要这么早放弃权力,那干脆我再忍一忍,再当两年皇帝吧,就这样呢,他又接着干下去了,那么接着干下去了,其实他面临的处境没有变,他是皇帝,但是太平公主有势力,李隆基有势力,两个人还在斗争,他还得继续走钢丝。

画外音: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唐睿宗李旦内心的无奈与悲凉,作为一国之主,他想把皇位让出去都很困难,儿子李隆基虽然很想当皇帝,但是摸不透父皇的心思,不敢贸然接受,太平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当然极力阻止睿宗传位,最终唐睿宗没有把皇位传出去,为了弥补自己的出尔反尔,睿宗又给儿子李隆基进一步放权,同时把太平公主从蒲州召回到权力中心长安,睿宗不得不继续生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夹fèng之中,那么已经有传位打算的唐睿宗下一步会怎么走呢?他在等待着怎样的契机呢?

蒙曼:

可是就在这时候出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太平公主她沉不住气了,因为她沉不住气了,这个局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怎么沉不住气了,太平公主想这个太子李隆基,他的实际权力在节节攀升啊,而且睿宗皇帝居然又流露出传位的念头,这是不是意味着李隆基现在比我强多了啊?我得反击啊,我要是不反击,是不是有一天我想反击,已经没有力量了啊?所以她想主动挑一件事,那么她挑了一件什么事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