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否已经娶了潘金莲还无法得知。不过根据记载,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之后不久,就从清河县搬家到了阳谷县紫石街。
长兄如父,武大郎相当于武松父亲一样的人物,辛辛苦苦将其拉扯大,兄弟感情非常深厚,想要招揽武松,武大郎就是个不可绕过的人物。
阳谷县距离这里只有两天路程,骑马的话,一天就到,非常的近。
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原著中地理知识的谬误。
沧州在北方,清河县在中间,阳谷县在南边。
武松从沧州出发去清河县,一路南下四百里就到了。谁知道武松还没到清河县,反而南下八百里到了阳谷县,这得多路痴才能办到的事情啊。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武松从沧州出发,南下四百里,先到了老家清河县,打听邻居之后,得知哥哥向南搬到了阳谷县。于是武松继续南下,终于在阳谷县找到了哥哥武大郎。
主意打定,晁冲让负责商队的权叔领着雷霆、晁阳、晁升、申屠烈、阮氏三雄七人赶往青州市舶司港口接受货物,然后再赶往沧州柴大官人家,在那里集合。
晁冲自己带着李逵两人赶往西北方向的阳谷县,去看看武大郎是否已经搬到那里。然后再走陆路,赶往沧州柴大官人家。
阳谷县位于郓城西北方向,晁冲骑马,李逵奔跑,两人不到一天就到了阳谷县城,找了一家客栈暂时安歇,第二日去打听消息。
第二天在酒店梳洗完毕,吃了点早饭,看到店堂小二忙活其间,将小二叫来询问道:“我听说阳谷县紫石街住了一对古怪夫妻,男的矮小,以卖炊饼为生,名唤武大郎,女的俊俏风骚,可有耳闻?”
小二在酒店跑堂,消息最是灵通,闻言卖弄道:“客官您这么问,算是问对人了,我王小二在阳谷县多年,城东掉根针,城西丢条线我都能知道。谁家娇娘思春,谁家老翁扒灰,我更是随口道来!”
晁冲抛给他几十文钱道:“那是听说过喽?”
小二将钱麻利的揣进怀中,笑道:“却是不曾!”
李逵蹭的站起来,骂道:“没听说过,你卖什么关子?”
说完抓起小二双脚将其倒提,抖落了几下,几十文钱从怀中掉落。自己却也不去捡,自从跟了晁冲,李逵也变得阔气,手头向来不缺银子,倒也看不上那几十文铜钱了。
晁冲哈哈一笑,劝住李逵,又多付了几十文钱给那小二道:“就当清晨听个有趣。”
晁冲带着李逵又到紫石街去打听了一圈,确实没有人听说过武大郎,西门大官人的名头倒是非常响亮,妇孺皆知。
像武大郎这样特征的男人,就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是那么明显容易分辨,如果真的搬家到了阳谷县,不可能不被人熟识。
既然如此,只好继续上路,一路向北,前往武松和武大郎的家乡清河县。
清河之名始于汉代,大宋时代,清河县隶属大名府。东与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与威县交界,北与故城县、南宫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
经过四天赶路终于到了清河县,古老的城墙,年久失修,也显示着这里多年未经战乱的安逸。
掏了几文钱的入城费,晁冲和李逵二人牵马走进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两边不停叫卖的小摊,倒是充满了活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越多,江湖越大。
晁冲没想着惹事,可总有一些不平事出现在他的眼前。
三个泼皮在街头撞倒了一个卖水果的小孩,路上行人见状纷纷围观。
只要不关自己事,围观别人倒霉,似乎是他们无聊生活中难得的快乐事。
三个泼皮向来欺软怕硬,遇到这个卖水果的小孩,自然要耍一番威风,看到众人围观,更是来劲儿。
小孩被当成球一般推来推去,地上的水果也被踩的稀烂。
李逵横眉怒目,伸手就要去抽腰间的斧头。晁冲一把将他按住。
正在这时,一个不足五尺身高,面容丑陋的的矮子从人群缝中挤了进来,他也是来看热闹的,自己矮小的身材,反而在见缝插针方面有些奇效。
晁冲看见这个矮子,心头暗喜,定睛观瞧:
姓名:武大郎(三寸丁谷树皮)
生命:200200
统帅:1
武力:9
智力:52
政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