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世界屋脊阅读答案大全 > 第450章(第1页)

第450章(第1页)

陈明义

我喜欢这个口号:&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

这个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口号,是当年修筑川藏公路的11万各族军民员工豪迈的誓言。从动工修路到现在,已越过30多个春秋,这个鼓舞人心的口号,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仍然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记得,在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10周年的时候,我曾经赞颂过这个口号,今天我再一次赞颂这个口号。每逢想起&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当年5年高原筑路的难忘情景还历历在目,一幅石破天惊的壮丽画卷重新展现在眼前。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到战士们正在峭壁如削的二郎山、雀儿山、色霁拉劈山筑路,一个个用绳子把自己吊挂在悬崖绝壁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悬空打炮眼。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到筑路工人正在雅碧江、澜沧江、尼洋河恶浪滚滚的波涛上打桩架桥,汗水和雨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到男男女女的藏族同胞,正赶着满载物资的牦牛和骡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筑路工地进发,一路风雨霜雪,一路歌声铃响。

此时此刻,震天撼地的开山炮声又在我耳边滚动;腾空而起的烟尘在我眼前飘浮;&ldo;滴滴嗒嗒&rdo;的电报讯号,又是哪个工区发来的捷报呢?……

是啊,最难忘的是5年高原筑路历尽艰辛的和充满欢乐的岁月,最难忘的是5年在工地上风晨雨夕甘苦与共的同志和朋友。多少位亲密战友正大步向我走来,多少位可敬的藏族同胞接连闪现在我眼前。他们依然是当年的音容笑貌,依然还像当年那样年轻,充满朝气。匆匆而去的岁月,无法从我的记忆里带走他们的青春,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永远是30年前的风采。他们当中尽管有的已做了古人,但我总觉得他们都还活着,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他们又在那里开辟新的建设工地,又在莽莽高原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绘出了各民族筑路人员开发祖国边疆的英雄形象;&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是各民族筑路员工远大理想与实践的豪迈行动。

(一)

&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靠的是全体筑路员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建设新西藏的崇高理想,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壮丽神奇的西藏高原,冰峰盗天,雪岭嵯峨,山高谷深,层峦叠嶂,严寒缺氧,险阻重重,交通极为闭塞,这是旧西藏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苦难深重的西藏人民,早就盼望有那么一座通往祖国内地的&ldo;金桥&rdo;。可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多少代人死死生生,所谓的&ldo;金桥&rdo;只不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梦幻。世世代代攀溜索,走栈道,爬天梯,跋涉于畏途,人背畜驮是西藏人民主要的运输方式,这种落后的状况,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开始改变。

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和全国人民,深知行路难给西藏人民造成的痛苦。在解放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党中央、毛主席即命令进藏部队&ldo;一面进军,一面修路&rdo;,把修建川藏公路,列为建国初期的重要工程项目。青藏公路的修建工程,也随之开始,断续完成。两条联通&ldo;世界屋脊&rdo;公路的修建历时整整5年,在邓小平、贺龙、彭德怀同志的指挥和亲切关怀下,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拉萨。

川藏公路的修建工程,从选线到施工,都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和许多革命前辈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

中央交通部和西南军区的领导同志,亲临工地指导工作,解决困难问题。

四川和原西康省的党、政、军、民各界,给了我们极为热情的帮助。

在工地的各级党组织和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尽到了自己的光荣责任。他们善于团结群众,向群众学习,在艰险的工程地段上,往往是他们首当其冲,领先上阵。他们中间涌现过许许多多闻名全国的优秀人物,其中有:模范共产党员张福林、探险英雄崔锡明、强渡怒江英雄李文炎、爆破英雄杨茂武、千锤英雄杨海银、特等功臣高福印等等。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青春的智慧和鲜血,创造了艰苦卓绝的英雄事迹,写下了共产党员开发祖国边疆的不朽史诗。

先后参加川藏公路修建工程的11万军民员工,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筑路器材、工具、机械、服装、帐篷、药品、主副食品、防护用品和其他物资,也都是全国各地人民送来的。可以这样说,除了石头、泥沙和木材之外,修建川藏公路的其它各种物资,几乎全部来自全国各地,总共约60多万驮,堆起来就是一座高山。为了帮助西藏人民共同建设新西藏,投入了这样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是旧中国历代统治者无法做到的。

(二)

&ldo;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靠的是科学和人才。参加川藏公路修建工程的800多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是新中国知识界开发西藏的创业者。他们既是各级施工领导部门的好参谋,又是指挥施工的各级技术领导干部。从选线到施工管理,从激流架桥到战胜流沙冻土,夜以继日,都耗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掌握的科学技能,广大筑路战士、工人的筑路行动和开展的技术革新,构成征服高原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川藏公路全长加16公里,跨越14座大山,而勘测人员为了寻找一条理想的通往拉萨的路线,跋山涉水,历时半年之久,踏遍半个西藏,翻越200多座雪山,行程万里。余炯同志率领的那个勘测队,长途踏勘,历尽艰险,归来时个个几乎像野人一样,衣衫槛楼,胡须满腮,尘土满面。当时,我和穰明德同志接过踏勘资料,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不禁热泪盈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