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世界屋脊”多宝藏 >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第1页)

7月25日,先遣支队在昌都各界人民的热烈欢送下,踏上了向拉萨进军的光荣征程。艰苦的长途行军开始了,我们的征途小报也很快诞生了。记得从昌都出发的第二天,我们就出了《新闻简讯》第一期。这以后一般每隔两三天就要出一期油印小报。在长途行军中,我们出报的工作过程大致是这样:每天下午一到宿营地,马上抓紧搭好帐篷,架好收音机的天线,然后和大家一起拾柴升火做饭;夜晚,当大家已经入睡的时候,我便开始在三角帐篷的微弱烛光下抄收记录新闻;抄收完毕立即整理和编好,交给韦超同志抓紧刻写油印,保证在第二天早晨部队出发时,把油印小报送到同志们手里。

上面说的是比较顺利的情况,但是较多的情况往往是很不顺利的。因为横亘在我们进军路上的是连绵不断的19座雪山,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变化无常的高原气候,经常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象在复杂的敌情下打游击似的,只好采取各种办法来克服恶劣气候造成的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坚持出报。记得每当在雪山脚下宿营时,收音干扰总是特别大,半夜的记录新闻只能断断续续收到一些大意,我们就根据收到的片断大意整理改编成短讯;有时半夜干扰厉害,根本收不到记录新闻,我们就在第二天宿营后,提前收听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凭强记速记的主要内容编成简讯,保证出报需要。在翻越海拔近6000米的丹达山前后,半夜气温降到零下十多度,我们仍在冰冷的帐篷里坚持工作。钢笔冻得写不下墨水,就放在嘴里暖一阵写一阵;油印时油墨冻得印不出字,韦超同志便想办法用蜡烛边烤边印,有时几十张小报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印完。

从昌都出发以后,部队连续翻山越岭,同志们背着背包整天跋涉在高山深涧之间,而且越往前走,海拔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一面进军,一面出报,不仅工作上困难重重,而且生活上的艰苦程度也是超过一般的。在那些日子里,我们经常是早晨5点钟起床,6点钟吃饭,7点钟出发,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夜里收音要到11点以后才能睡觉。跋涉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是很难消除疲劳的。为了保证工作,我们便在行军路上争分夺秒地抓紧休息。记得那时一听到休息哨音,我们背包也不放下,马上往路边高处一躺,10分钟就可以美美地睡一觉。有的同志风趣地说,这&ldo;一觉值千金&rdo;。行军的前一阶段,高原雨季尚未结束,路上几乎每天都要淋雨,衣服和背包往往一天打湿几次,有时宿营想找一块干地方也投有,晚上我们只好在潮湿的帐篷里收音和油印。进军后期路过&ldo;穷八站&rdo;时,我们自带的大米早已吃完,山上连烧柴也很难找到,有时只好用冷水抓糌粑,或者吃一点代食粉,夜里仍然坚持工作……

在一个半月的长途行军中,部队一直奔波在荒僻的高原上,有时一连几天甚至十几天,见不到一个村庄一户人家。在这漫长的征途中,当同志们从油印小报上看到祖国内地的新闻,都感到特别亲切。记得当时内地人民正在奋起抗美援朝和进行土地改革,小报及时报道了这些方面的新闻以后,更有力地激发和鼓舞了同志们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热情。

9月9日,十八军先遣支队胜利到达拉萨,我们的征途小报,也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不过根据部队刚到拉萨时的实际需要,我们的收音和出报工作仍然继续坚持未停。10月下旬,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率领十八军主力部队到达拉萨后,《新闻简讯》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先后一共出了33期。11月初,我们转到地方工作,开始创办地方小报《新华电讯》,并和从西北进藏的十八军独立支队油印小报《草原新闻》合并。到1952年10月,又改版为《新闻简讯》,逐步开展地方新闻报道,并从油印到铅印不断成长壮大。今天的《西藏日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第21章忆《草原新闻》

霍春禄

《草原新闻》是中国共产党西北西藏工委1951年进军西藏时办的报纸。进军开始时创刊,进驻拉萨后终刊。进军途中,它担负起了向全体指战员传播国内外重大新闻,下达上级指令的使命,同时也记下了千部战士进军中的英雄业绩,成为西藏解放的历史见证。现在仅就我个人的回忆,谈谈它的始末及其起过的作用。

(一)

西北西藏工委为了到达西藏后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求西北局调派新闻工作千部。1951年6月,西安《群众日报》社派我和金鉴进藏。《甘肃日报》社派袁一凡进藏。我们几个人和工委由西安、兰州招收的大、中学生中调来的20多人组建了报社,归工委宣传部领导。

与此同时,应西北西藏工委要求,新华社西北总分社派都平、边绥、吕焕祥三人进藏。他们的学习、生活、行军都和报社编在一起,在新闻采写工作方面与报社的同志亲密合作。1951年,&ldo;七一&rdo;过后,工委书记范明在兰州西北大厦主持召开了工委(扩大)会议,决定在进藏途中把报纸办起来,确定了报纸的内容和版面,并给报纸命名为《草原新闻》。我和郝平参加了会议,接受了办报任务,紧接着便踏上了进军西藏的征途。在西宁和香日德时,我们一方面进行适应高原行军的训练活动,一方面抓紧一切间隙开展练兵、练笔活动,建立…通讯员组织,筹集收音机、纸张、油印机等办报物资。在西宁,报社的许多同志就开始练习写新闻,抄收中央广播电台的记录新二闻,一笔一划地学刻钢板字。这期间很多同志放弃了参观塔尔寺的机会,更没有游览西宁市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