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瑾拿了茶杯喝了一口,润润喉后,才道:&ldo;你应该知道吧,你公公有提过,他被人骗了,投资失利,才会家道中落,虽然还有独门绣法可以勉强维持生计,但钱家绣坊的声势的确已大不如前。&rdo;
霍敏儿拧眉,她相信,要在京城挂上&ldo;第一&rdo;,哪是简单的事,只是,过去的钱家以绣坊起家,独霸京城,如今却万般凄凉,有时一天,也只能盼到小猫两三只的客人上门,差距也太大了。
&ldo;既然独家绣法可以维持生计,代表它受欢迎的程度,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备一些来出售?&rdo;霍敏儿试问,手上翻阅的帐本内容已令她额际发疼。
江瑾摇头,&ldo;钱家绣法传子不传女,这是祖训,偏偏,钱家的男丁一代不如一代,毕竟要一个男人终日守在家里织布,谈何容易?&rdo;
她一楞,&ldo;媳妇也不传?&rdo;
&ldo;不传。但一开始并非如此,曾有一代发生有心人刻意嫁入钱家,打算在学了独家绣法后就离异,好在被早早识破,这绣法自然没传出去了。&rdo;
霍敏儿先是松口气,但也同时感到矛盾,少一个人出力,仙之彩布要多产就难了&rdo;。
江瑾握住她的手,&ldo;但就算如此,钱家的媳妇儿还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你啊,少伦不曾管过家里的事,因为上面一直有他爹跟哥哥顶着,他一向过得快活,&rdo;说到这里,她忍不住轻叹一声,&ldo;一个在外浪荡惯的人,要他把心放回家里,难如登天啊,你可得多担待了。&rdo;
&ldo;敏儿明白。&rdo;她柔顺的道。
这会儿,大大松了口气的人换成了江瑾,她露齿一笑,&ldo;这些帐本,你慢慢看,帐房管的是绸布坊的帐,可家里的所有帐,是当家主母要管的,再来,全交给你了。&rdo;
霍敏儿看着婆婆迫不及待的离开,她绝对可以理解原因,这些全是一本本的烂帐,记录着钱家的花钱史。没钱就拿首饰、古董转卖,花完了再说。
喜欢什么就买,只要开口要钱,一律都给!
不够钱,还能先向钱庄除款,之后再按月偿利息。
另外,自己都欠人捐献了,还硬要造桥铺路、捐助书院,就连找大夫义诊也参一脚,标准的打肿脸充胖子。
钱少伦也是要钱大户之一,办一次赏花宴就花上万两,找来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家品评作品又要上万两。
翻阅帐本至此,霍敏儿忍不住摇头。她丈夫这行为看来是附庸风雅,实际上根本就是挥霍无度。
另外,他还有几名固定来往的青楼女子,其中有花魁,也有几名卖艺不卖身的清倌才女,他对她们出手也都相当大方,瞧瞧帐本里所附加的请款收据,有大一迭都是来自翠花楼、万花楼、天韵楼……
身为宝通钱庄的前当家掌柜,霍敏儿除了摇头还是摇头。钱家根本是挖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用钱观也太匪夷所思了。
看来,她得好好整顿一番,所幸公婆都非强悍之人,应该可以给她最大的自由来整顿,不过,首要目标,应该从花钱花最凶的枕边人开始才是!
问题是,除了新婚后几天他有陪她之外,这几日,他又不见人了。
&ldo;来人。&rdo;
她请守在书房外的丫鬟,将府里几个资深总管请进书房。
四名老总管在钱府至少待超过二十年,对这新进门的少奶奶的身世背景可是打听得一清二楚,有人摩拳擦掌、有人心惊胆战,都好奇钱庄来的才女掌柜会怎么整顿钱家的现况。
&ldo;少伦少爷这几日都没回来?&rdo;
一开口就找老公,很正常,但四个总管很尴尬,沉默不语。
&ldo;说吧,我不会跟他说是从你们口中得知的。&rdo;
既然有保证,四人倒是知无不言。
所以,她明白了她的丈夫只做了几天的好丈夫,就又恢复过去夜不归营的荒唐生活。
而且,也如她婆婆所言,钱家过去是由少伦的大哥、大嫂在持家,他是无忧无虑的小少爷,日子是过得快活无比,未曾管过家里的事。
难不成到花街柳巷逮人吗?那太荒谬!
在让四名总管离开后,她吐了一口长气,步出书房,不自觉的就往西院走去,也不意外的,就看到钱牧廷一人独坐凉亭中。
这个家说来,他是她唯一一个随时找随时可看到的钱家人,只是小小年纪就孤僻得紧,她不忍心,只要有空,都会过来晃晃再走。
&ldo;少奶奶,用午膳的时间到了,老爷、夫人都不在,所以--&rdo;
&ldo;就拿来这里吧。&rdo;她边说边走向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