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学派,根本就不重要。
皇上这是,以朝廷公器为饵,让天下学派去争。
这样也好,起码,窦家人还可以在朝堂留有一席之地。
皇上,并未赶尽杀绝。
完全,弃之如敝履。
窦婴长揖一礼,道:“臣,赞同。”
丞相带头表了态,宣室内其他窦家人,也不是傻子,纷纷起身跟着表态,表示赞同。
刘荣点点头,意味深长看了眼窦婴,朗声说道:“既然诸公同意,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以后朝廷选才,就用大试的方法进行。”
“朕看,就叫它科举吧。”
听到这话,最开心的,莫过于卫绾王臧等人。
儒家,大兴有望!
刘荣扫视殿内,又撂下一个重磅炸弹:“少府纸张的不少,给我大汉子民,学习圣人之道,开启了条件。”
“朕的意思是,由朝廷出资,在全国建立造纸处,并开设学堂,开启民智。”
“让百姓识字、明理,让百姓都可以参与科举。”
“为我大汉增砖添瓦。”
“诸公,以为如何?”
开启民智?
这不行吧?
庄青翟站起身:“陛下,您要举行科举,量才取士,臣等可以理解。这,毕竟是为了大汉。”
“为了让饱学之士,有施展才华之所。”
“可您要是在全国,办学堂,就大可不必。”
“老子曾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民智若开,恐多生心怀不轨者。”
“陛下,三思。”
作为统治阶级,自然希望百姓听话,越蠢越好。
蠢笨之人,不会想其他。
只知遵守本分。
要是人人都聪明,反而不好治理。
毕竟,天下的道理,不过就是在那几个,手握笔杆子的人手里。
刘荣心里好笑,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愚民当然可以,便于治国。
使天下安定。
不过,弊端丛生。
底层人民不能明智,分辨是非,地方上,就容易把控局势。朝廷的诏令,得不到很好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