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蒋先云 故事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何叔衡把表格发给各人,叫他们填写。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分别进入厢房接受毛泽东的谈话。何叔衡在一旁记录。

第一个是蒋先云。

毛泽东说:&ldo;你是否确信财产共有制的原理是真理!&rdo;

蒋先云答:&ldo;是的。&rdo;

毛泽东:&ldo;你的理想是什么?&rdo;

蒋先云:&ldo;我的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rdo;

&ldo;你是否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以便早日实现这一理想?你是否愿意加入这个组织?&rdo;

&ldo;是的。&rdo;

&ldo;你是否愿意承担义务,始终不渝地以言语和行动传播财产共有制的原理,并促进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得到实现?&rdo;

&ldo;愿意。&rdo;

&ldo;你是否甘愿服从组织的决议?&rdo;

&ldo;是。&rdo;

毛泽东:&ldo;那么,请你向我许下诺言作为保证。&rdo;

蒋先云举起右手,庄严地说:&ldo;我以生命保证,永远忠实于中国共产党!&rdo;

第三章工运领袖(1)

更新时间2013-02-0710:47:55字数3324

第三章工运领袖

从三师一毕业,蒋先云就奉命来到安源和水口山矿,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在这一革命洪流中,他进工棚,下矿井,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成了广大工人的知心朋友;他教工人读书识字,传播革命道理,唤起工人觉悟,组织工人团体,领导工人展开一次又一次罢工斗争,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工运领袖。在这一革命的洪流中,他结识了李立三、刘少奇等,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的斗争经验和领导艺术,逐步成长为一个青年革命家;他与李祗新的革命友谊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发展为革命恋情,二人结成伴侣,在追求理想的征程中比翼双飞……

一&ldo;小牛先生&rdo;

1922年1月,安源煤矿。

阴沉沉的云雾,覆盖着起伏的峰峦;死灰灰的浓烟,笼罩在矿区的上空。矿工棚,东倒西歪地挤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山下边是伸往矿井的铁道。一列列火车,载满了渗透着工人血泪的煤炭,发出撕裂人心的吼叫,向大冶开去。

蒋先云来这里好几天了。来之前,去长沙见了毛泽东,毛泽东对他说:&ldo;安源产业很重要,工人集中,受剥削压迫最重,一经发动,会很快觉悟的。李隆郅(后改名为&lso;李立三&rso;)已去了那里,你要向他学习,好好地协助他。&rdo;蒋先云激动地说:&ldo;我一定好好学习,把工作搞好。&rdo;

蒋先云一到安源煤矿,李隆郅对他说:&ldo;先云,你来得太好了!我去年十一月来到这里,一个人搞了两个月,挂起了平民小学校的牌子,报名读书的已有五六十个学生,形势正在往好的方面转,可工作量还很大。你来了,我就有了帮手。不过,你刚从学校毕业,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先熟悉熟悉吧。&rdo;

当天下午,蒋先云便脱下长衫,穿起短褂,进了矿区。他下矿井,钻工棚,与工人同吃同劳动,与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开始,工人们听说他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学生,不愿跟他说心里话,后来,见他不摆学生架子,吃得苦,能下井干活,说的话都是工人心里想说的话,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小兄弟,跟他无话不谈。

过了几天,蒋先云对李隆郅说:&ldo;隆郅兄,要发动工人,就得叫他们懂得革命的道理,这就要与学文化结合起来,我建议兴办工人夜校。&rdo;

李隆郅说:&ldo;我也想到了办工人补习学校,可就缺人手,你来了,这个校长就由你来当。&rdo;

在安源办工人补习学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首先得经过矿方许可。一天,李隆郅和蒋先云打听到萍乡县知事范子宣是举人出身,爱好古文,对安源的鸦片烟馆、赌场、妓院心存不满,常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于是,二人合计,由李隆郅执笔,写了一篇骈体古文,陈说安源工人中不少人参加洪帮组织,吸食鸦片和赌博极为普遍,街上到处都是大烟馆和赌场,社会风气极坏,治安很乱,建议兴办工人补习学校,组织工人学文化,以正矿风,稳治安。呈文得到了范子宣的首肯,他欣然批道:&ldo;甚合心意,照准。&rdo;过了几天,安源矿到处张贴出县政府的办学布告和矿里&ldo;工人补习学校&rdo;的《招生启事》,接着挂起了安源煤矿&ldo;工人补习夜校&rdo;的牌子。

开学头几天,一些工人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也有的望了望招生启事,见来人不多,便说:&ldo;莫着急,等人多了再来。&rdo;有的说:&ldo;肚子都不饱,读什么书,不如多睡些。&rdo;有的担心课文太深听不懂,学不进。个别胆子小,或者与工头沾亲带故的,听了一两课,觉得讲的是&ldo;老板吃人不吐皮&rdo;、&ldo;工人要翻身&rdo;,便惶恐起来,说:&ldo;这号课听不得。&rdo;撂了书,以后就不来了。这样,开学好几天了,还是没有多少工人来上学。

李隆郅、蒋先云了解到工人不来上学的原因,决定再进一步作深入的发动。他们一方面依靠基本学生串联发动,一方面再深入矿井,一家一户地劝学。他们走东家,串西家,工人们叫他们&ldo;游学先生&rdo;。由于蒋先云还不到二十岁,又刚从学校毕业,尽管穿着一身短褂,但掩饰不了他学生的稚气,工人们便在&ldo;游学先生&rdo;前边加上一个&ldo;小&rdo;字,喊他&ldo;小游学先生&rdo;以与李隆郅区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