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世间已无张居正宏瞻 > 第85章(第1页)

第85章(第1页)

民众的哭号,官员的焦急,如火如荼的民变兵变,遍地的诟詈和反抗暴政的革命,一点也没有打动皇帝的心。

万历帝始终与爱妃宅在偌大的皇宫里嬉戏作乐,毫不理睬外面的事情。明末清初的侯玄汸在《月蝉笔露》中说:&ldo;群臣皆背公营私,日甚一日,外患愈逼,党局愈多……民愈贫矣,吏愈贪矣,风俗益以坏矣。将士不知杀敌,但知虐民;百官不知职守,但知苛刻。&rdo;可见当时政局之混乱。

就连出使帝国的朝鲜使者也深有同感:&ldo;予观近日大小唐官、唐将所为,全无远虑,惟以贪边轻勋为能事。日夜忧虞,虽陈药石之言,如以水投石,少无动听之事。&rdo;

内忧外患当头,士大夫们早把礼义廉耻抛之脑后,毫无忧患意识,对金钱的贪欲反而日益炽烈,政以贿成,生杀予夺,不出于公道,发号施令均要银子打点。

邻国大臣都以为&ldo;天朝之事亦可忧&rdo;,而后继的首辅们不是明哲保身,就是勾心斗角,罔上行私。人品端正的又有心无力。

从哪里再召唤出一个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天下之患?无怪乎钟惺感叹&ldo;今世颇知惜江陵&rdo;,而无情的现实却是,世间已无张居正。

直道在人心不容泯

&ldo;直道在人心不容泯&rdo;,这是一代名贤沈鲤为《张太岳集》作序所感。当张居正被诬之际,皇帝一声令下,褫夺其官阶、谥号,群臣莫不胆战心惊,自上而下掀起一阵腥风恶雨。

怨者纷起,投机者蠢动,亲近者也为了自身名誉急忙洗脱与之关系。人亡政息,对张居正群起而攻、落井下石的局势一度非常严峻。

然而就在抄家籍没的当年,也有许多深具正义感的官员挺身而出,为已故首辅求情,追述张居正功不可没,虽然不少被视为同党遭受贬抑,但为其鸣冤叫屈者仍不绝于缕。

当朝大思想家李贽振聋发聩地盛赞张居正乃千古&ldo;宰相之杰&rdo;;抚文追思,怆然泪下者有之;刊刻遗集,自行出版者有之;树碑立传,歌颂其&ldo;社稷之勋&rdo;者有之。

一般论者都认为张居正冤案之官方昭雪,始于天启年间。那么,万历年间是否有大臣公开为居正上疏鸣冤?

明史有论,&ldo;终万历世,无敢白居正者&rdo;,故而后世多数历史学家、包括传记大师朱东润先生,对此也都深信不疑。

事实果真如此?明末清初史家周圣凯《楚宝》之张居正本传,&ldo;万历末年,台谏连章奏居正冤,言有十大功于国&rdo;的记载赫然入目。鉴于周圣凯生活年代更接近于传主,令人不能不质疑《明史》之论。

其实,明神宗还在位之际,就有户科给事中官应震公开上呈《为救时旧相论定多年,仰祈昭雪沉冤,以慰忠魂以开相业》。该奏疏收录在明末博物学家董其昌编辑的《神庙留中奏疏》吏部卷一。

奏疏开篇开宗明义:&ldo;陛下亲政以来,一直广求有肯任之心、能任之才、敢任之力,如大学士张居正这样的大臣。居正去世将近四十年,从来人品,日久论定,岂有四十年无法评论?&rdo;

接着逐条介绍居正在阁十六年对国家的贡献、招人怨恨的原因、他的过失及因此导致的悲剧。

官应震声称,他早年也痛恨居正夺情、专权,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他认为居正功在国家、过在身家,祈求明廷为他昭雪,以此激励后来人。

由于张门冤案的始作俑者万历皇帝尚在,此疏如石沉大海,依旧以&ldo;留中&rdo;的方式冷处理。老万历一命呜呼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为张氏申冤的洪潮了。

历史的奇妙在于它的峰回路转和柳暗花明。天启初年,张案的初步平反,有位关键人物参与其中,引来争议,他就是当年反对夺情被杖贬的邹元标。

当时及后世论者认为,尽管邹元标当年因激烈反对夺情而遭杖谪,可邹先生不计前嫌,是为身在地下的张居正复官复谥的第一功臣,并且他留下那句著名的&ldo;功在社稷,过在身家&rdo;的经典评论,成为明清史家对张居正其人的主流评价。

更有甚者煽情道:白发苍苍的邹元标目睹时局败坏,幡然醒悟,后悔当年的鲁莽行为,重新拜倒在这位社稷能臣脚下。他拖着残疾的双腿,为他当年的政敌平反奔走呼号。

明末清初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ldo;邹元标晚年想法有变,他还专程去京师要求首辅叶向高恢复张阁老的谥号,讲其后悔自己年轻时的意气用事。&rdo;

吴应箕对此颇为质疑:正是因为邹大人当年不畏权贵,誓死捍卫纲常名教,才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精神偶像。可人上了年纪怎就后悔当初所为?

吴应箕越想越郁闷,亲自找来御史方震儒问个究竟。

方御史告诉他,当时邹元标为总宪(即左都御史),要莅临都察院,诸位御史各就各位。

总宪郑重发话说,张居正当年夺情起复确有罪过,他当时出于激愤,不能不进言。现在想来,张氏于国有功,谥号亦当返还。

在座的诸御史皆佩服邹元标心胸宽广,不抱成见。

这个记载出自复社(复社号称小东林)文人笔下,主旋律莫不是为东林精神领袖歌功颂德,不可尽信。

然而,历史讲究的是史料、证据,而不是煽情、臆测,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不妨做一番考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