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袁崇焕传首九边记载 > 第27章(第1页)

第27章(第1页)

皇太极令明使者带回书曰:“若尔果勇猛,何不出城决战,乃如野獾入穴,藏匿首尾,狂嗥自得,以为莫能谁何!不知猎人锹镢一加,如探囊中物耳。想尔闻有援兵之信,故出此矜夸之言。夫援兵之来,岂惟尔等知之,我亦闻之矣。我今驻军于此,岂仅为围此一城?正欲俟尔国救援兵众齐集,我可聚而歼之,不烦再举耳!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以十人敌之,我与尔凭轼而观,孰胜孰负,须臾可决。尔若自审力不能支,则当弃城而去,城内人民,我悉纵还,不戮一人;不然,则悉出所有金币、牲畜,饷我军士,我即敛兵以退。”

天聪汗皇太极此书,意在激纪太监和赵总兵,派军出城野战,以决雌雄;打消他们等待援兵解围的希望;进而劝其弃城而去;抑或罄城中财物给后金,还报之以解围撤军。城中纪太监、赵总兵,断然予以拒绝。

同日,明辽东巡抚袁崇焕派人送给纪用、赵率教的书信被后金兵截获,内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云云。此信,当是袁崇焕的诓骗信,皇太极却信以为真。

十七日,皇太极收缩对锦州城的包围,聚兵于城西二里处结营,以防明朝来援的军兵。

十八日,天聪汗急不可耐,“命系书于矢,射入锦州城中”。皇太极再次劝降。锦州城中的纪太监和赵总兵,对其劝降,不予理睬。

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后金军继续围城。

二十五日,后金固山额真博尔晋侍卫、固山额真图尔格副将,率援兵从沈阳来到锦州行营,以增强攻城的兵力。

至二十六日,后金军已围城15日。其间:以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议和,不议;诱其出城野战,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获。时值初暑,后金官兵,暴露荒野,粮料奇缺,人马疲惫士气低落。

二十七日,后金军分兵为两部:一部继续留驻锦州,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加以包围;另一部由皇太极率领官兵数万,往攻宁远。此前,袁崇焕军同皇太极军相遇激战。

出援交锋“锦州危困,势在必援”。这是因为,若锦州失陷,则宁远困危,关门动摇,京师震惊。因而,后金围困锦州,明朝必调援兵。后金也在盘算,集中兵力围攻锦州,明兵必来救援,诱其野战争锋,发挥骑射长技,—举歼灭明军。袁崇焕也头脑清醒:不发援兵,锦州危机;如发援兵,“正堕其计”。明军援锦,易中敌计,失恃坚城,恐遭包围。

辽东巡抚袁崇焕既要固守宁远,又要出援锦州。首先是固守宁远,他提出:“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兵部尚书王之臣批准他的方略,下令“关外四城各当坚壁,断不可越信(地)而远援”。其次是出援解围。因锦州安危,系宁远存亡。兵部认为,“为今之计,急以解围为主,而解围之计,专以责成大帅为主”。天启帝把“援锦之役”责成满桂、尤世禄、祖大寿三将负责,其余坚守信地。但是,总督蓟辽、兵部尚书阎鸣泰题奏:“今天下以榆关为安危,榆关以宁远为安危,宁远又依抚臣为安危,抚臣必不可离宁远一步。而解围之役,宜专责成大帅。”此奏,得旨:“宁抚还在镇,居中调度,以为后劲。”就是说,朝廷为着确保宁远,不允许袁崇焕亲自率领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

先是,十六日,明山海总兵满桂率援兵往锦州,过连山,到笊篱(zhàoli)山,同后金护卫运粮的偏师相遇。《清太宗实录》记载:“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偏师,往卫塔山运粮”,与明军相遇。后金军由六位贝勒率领,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明兵不敢前行,徐缓后退;后金兵则紧跟,谨慎随进。八旗军后续部队赶到,即分作两翼,夹围明军。《三朝辽事实录》记载:明军在笊篱山被围,“奋勇力战,虏死甚众”。满桂、尤世禄奋勇而前,内外夹攻,拚力冲杀,突破包围。两军交锋,各有死伤。双方互存戒心,战斗很快结束。明援军回到宁远,后金军回到塔山。明军援锦州,有实有虚。后者,袁崇焕计诓皇太极便是一例。同日,《清太宗实录》记载:后金捕捉宁远信使,截获袁崇焕给纪太监、赵总兵的“密信”。信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我不时进兵”云云。皇太极信以为真,即收缩围锦兵力,聚集于城西,以防明援师。

第三部分宁锦大捷(3)

十九日,袁崇焕派出奇兵,进逼扰敌。他说:“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只发奇兵逼之。”袁崇焕设奇兵四支援锦:一是,募死士200人,令其直冲敌营;二是,募川、浙死卒,带铳炮夜惊敌营;三是,令傅以昭率舟师东出而抄敌后;四是,令王喇嘛往谕蒙古贵英恰等从北入援,牵制敌人。以上诸措施,均未见实效。

后金皇太极见诱明援军野战不成,锦州攻城不下,派使劝和不降,便向西移师,攻打宁远城。

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大清门外的文德坊和武功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